本篇文章1271字,读完约3分钟

448 《扬子晚报》3月4日报道,在狗年春节前,北京取消了相互献血的规定,导致许多血液病患者和医院陷入春节期间找血的焦虑之中。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密切关注此事的发展趋势。他提议建立一个国家血源分配银行来处理血源缺口。

缺血尴尬

取消“互助献血”北京现行血源缺口

“2月10日,北京停止了‘互助献血’,这在患者和医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据调查,北京一些大医院的血小板捐献比例高达80%。那时候,在“断供”之后,也是春节,大批人回家,医院用血有问题吴德沛主任告诉扬子晚报,根据中国《献血法》的规定,中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为了满足公民临床紧急献血的需要,患者可以向亲友求助献血。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发布文件,要求各地在2018年3月底前停止“互助献血”。目前,南宁、广西、合肥、安徽等地已相继暂停“互助献血”。四川、山东等地也发布文件,要求在3月底前停止“互助献血”。记者昨日获悉,江苏尚未宣布取消“互助献血”。

CPPCC成员建议建立国家“分配银行”应对血源缺口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每天都有大量血液病患者前来就诊。吴德沛主任说,移植病人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使用的血液量非常大。然而,目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互助献血比例已降至25%,远低于北京各大医院。“为什么反差这么大?”吴德沛主任直言不讳地表示,2016年前后,苏州血站的血小板非常紧张。医院只能在生命有危险的时候打紧急电话。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方法是互相帮助献血。然而,如果血液被长时间使用,亲戚朋友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跑。在这种情况下,血液经销商有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曾经非常猖獗,甚至操纵了买卖血液的利润链。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等相关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苏州当地公安部门查明情况后,立即取出了七个“血头”。

CPPCC成员建议建立国家“分配银行”应对血源缺口

“在贩运血液的利润链被打破后,江苏积极应对苏州的血液资源短缺,将血小板从丹阳、靖江等县级城市转移到苏州。2017年,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获得了近6000个血小板的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血源短缺问题。相互献血的比例大幅下降。”

成员们建议

国家血源配置库的建立

许多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在停止相互献血后表达了他们的担忧。现有的国内无偿献血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制订适当的政策来拯救病人。吴德沛主任认为,停止“互助献血”后,相关配套政策必须跟上。例如,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公民无偿献血。导演吴德沛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该区域内,缺乏血液来源的血型分布差异很大。例如,我们通常认为AB血型是相对罕见的,也叫熊猫血。A型、B型和O型是相对常见的血型。然而,在苏州,现实情况是AB血型有足够的储备。最缺乏的血液来源是O型,其次是a型。“这表明一些血型相对丰富,而一些在不同地区相对缺乏。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液来源的短缺。”吴德沛主任解释说,统一部署将在该地区、全省乃至全国实现。“我在提案中提到,可以从国家一级获得准确的信息。哪个地区有更多的血液来源,更多的血型以及缺少什么。打破省市之间的壁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CPPCC成员建议建立国家“分配银行”应对血源缺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