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现象】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医务人员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为了解决疫情期间医学专业人员技能培训教学的困难,许多医学院校大力推进医学技能在线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完成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解剖结构认知、模拟手术、病理认知、护理技能训练、康复模拟和临床思维训练。该系统不仅能实时纠正错误,还能自动形成评估报告。这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导师,实现“动手”教学。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意见]

实践教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COVID-19肺炎患者的一线治疗中,从穿防护服到吸痰供氧,从胸腔穿刺到气管插管,规范化、高水平的操作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也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安全。这突出了重视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和加强临床技能综合训练的必要性。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实际上,临床实践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治”轻“防”、重“专”轻“全”的现象。医学教育中师生比例低、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如何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量的规范化教育,已成为近年来医学教育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得益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医学教育可以变得更加智能和现实。例如,从灯光、温度、窗帘等小细节,到模拟操作人员等大型设备,“智能教室”可以模拟真实的“手术现实”;又如,在传统的临床教学中,ct扫描仪是昂贵的。现在只需要模拟设备、平板电脑和投影仪就可以模拟ct检查过程,一次性完成ct描述、读图和病情报告等基础训练。当医学教育被插上“智力”的翅膀时,它不仅打破了时间的空极限,而且降低了教学的门槛。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的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医学教育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为此,医学教育的智能化建设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受到重视。教育部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加快建设示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新方案明确指出:“利用计算机、医学模拟器、医学模具等技术,可以更加客观、规范地评估考生的临床思维、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等临床技能。”可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践能力是培养更多合格医务人员的“加速键”。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从在线模拟训练到虚拟现实训练,从虚拟场景训练到临床诊断和治疗训练,医学教育不仅是思维训练,而且是与操作相关的实践。随着卫生防疫工作的规范化,医学教育质量应稳步提高。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仅要遵循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还要充分发挥技术平台和智能应用的优势,使教育的各个环节更加扎实,使医生成为人才的道路更加宽广。

“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人民日报(2020年5月6日05版)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