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4字,读完约5分钟
“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我们将推出最高股权比例,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鼓励员工效仿。”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今年集团将重点推进6家二级公司和10至15家三级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邀请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改革和发展。
作为中国工业工程领域资质、功能、业务链条最全、知识和技术最密集的国际工程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坚持“出问题、出改革”,以主业为重点,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69项重点任务,朝着建设集R&D、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工程公司的发展目标迈进。

试点推进,企业混合改革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国化学工程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近三年合同金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61.3%、26.8%和19.4%,在建筑行业中央企业中排名第一。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混合改革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引入金融投资者。”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直言,“混合”只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
事实上,2019年,中国化工成立了天辰公司的双氰胺项目和六家企业,即重型机械公司、第九公司、岩土公司、第十三公司、化学武器项目部,作为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坚持通过资本整合引入战略资源,通过资本“混合”推进管理改革,实现多种所有制资本的互利发展。

每个混合改革试点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天辰公司在二腈项目中采用了“技术+”模式。在引入民营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同时,明确界定了核心技术骨干和企业员工来实施项目和投资,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重型机械公司和民营企业以现金出资,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实施差异化薪酬。同年,混合改革完成,项目落地,实现了收益和效益。

据报道,此次混合改革重点关注的六家二级公司分别是天辰公司、鲁花公司、成达公司、奇华建公司、十四华建公司和桂林公司,均为集团旗下的优质二级公司。
据记者了解,到2022年底,中国化工计划基本完成二级公司、三级综合公司和经营层的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努力构建“中央企业品牌实力+民营机制”的新企业生态。
优化结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改革是中国化工几十年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企业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国化工党委按照“统筹协调、多点发挥、分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制定了任务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改革任务,把责任落实到人,促进了改革工作体系的有序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特点,我国化工二级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其下属的三级公司大多自主经营和生产组织薄弱。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化工去年11月制定了《关于深化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并按照“撤销一批、改组一批、改造一批”的工作思路,力争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大幅度减少三级公司数量。目前,已有90多家公司被裁员。

此外,经过全面对标研究和充分调研论证,中国化工率先启动总部机构改革,明确成立战略控制集团总部。与此同时,我们将积极构建“一个主导、多个结合”的大型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国内外商业布局。在主营业务上,继续巩固传统化工的主导地位;在多元化方面,按照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先后成立了熊岸指挥部、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长江保护等领导小组,成立了中化投资公司。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在俄、印、巴等国设立机构,并在中东和非洲设立由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海外子公司。于2019年,本集团完成超过人民币1500亿元的新海外合约。

完善机制,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只有落实“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的要求,积极推动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发展潜力才能最大化。
自2017年以来,公司先后制定颁布了《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等30多项规章制度,涵盖了人才引进、干部管理、薪酬激励、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了“四梁八柱”的改革体制框架体系。
2018年3月,总部全员竞争率先进行,86人公开面向基层和社会招聘,占总部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总部机关的推动下,挂靠企业和机关的岗位竞争全面推进。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9年,公司人均利润从2016年的49000元/年增长到2019年的126000元/年,总体增长157%;人均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17万元/年增加到2019年的236万元/年,总体增长102%。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化工资产总额比2016年底增长53%,净资产比2016年底增长55.7%,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齐辉)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宣布释放最高股权比例推动混改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7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