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9字,读完约4分钟
数字基础设施在抗击疫情和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云服务和云计算支持许多新模式,如云课堂和云恢复。云计算已经成为整个数字社会的技术基础。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疫情过后,全社会意识到政府治理、企业转型、民生服务、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数字化来加速。在这种背景下,阿里巴巴副总裁刘崧认为,新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需要在短期内着眼于2020年的经济环境,在长期内着眼于2030年的智能社会。

新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网络
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应采用新的生产模式;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消费应该寻找新的空空间;城市治理面临许多挑战,治理需要细化和细化...目前,许多实际问题都依赖于数字化。
刘崧表示,此时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基地创新生态的建设,加快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孵化和新模式的出现。
“把握新基础设施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在于基础设施本身,而在于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与经济社会转型需求的系统叠加。它是时间和潜力的结合,以2030年的未来社会形态和产业为目标。形式。”刘崧认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简单地建一个网络,这样可以带动发展跳跃,而且有必要避免建设“大项目”的简单化思维。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的基础设施一端与巨大的投资和需求相连,另一端与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相连。同时,它改善了供给面和需求面,是供求双螺旋互动模式的整体升级。
在后流行病时期,新的基础设施可以在刺激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消费方面,刘崧认为,如何利用数字化引领消费是新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说,中国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可以创造数字化的新型智能消费服务,这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十年将是新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安装期”。刘崧认为,云计算是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必须共同发展,才能产生融合效应和辐射效应。此外,新基础设施不仅要注重建设,更要注重运行软环境、生态系统和创新以及相应的人才供给。

增持阿里投资,打造新的基础设施数字基础
阿里巴巴云(Alibaba Cloud)是最早探索新基础设施的公司之一,其十年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开发新基础设施提供借鉴。
云计算是发挥数据价值、推动数字化成为现实的基本工具。4月20日,阿里巴巴云宣布,未来三年将再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和网络等主要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我们对未来的新基础设施充满信心,这也是我们决定增加投资的原因。”谈到这笔过重的投资,刘崧说,阿里在整个疫情期间看到了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看到了整个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他也看到了新基础设施的广阔前景,所以他决定增加投资。“在未来三年内,整个阿里巴巴云的服务器规模将再翻三倍,成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基础研究决定了未来数字基础设施的上限。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阿里巴巴云(Alibaba Cloud)近年来大幅增加了基础研究。
达摩学院是阿里巴巴云升级到阿里巴巴云智能的关键和技术基石。2017年,阿里巴巴达摩研究所成立,三年投资1000亿元,面向未来20年,进行基础研究。“达摩研究所,这是我们的创新基础。”刘崧表示,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在未来十年不会落后,它必须经受5g带来的各种苛刻计算和数据流的考验。

刘崧认为,未来五年,新基础设施将进入加速期,政府、企业和民众可能会借助新基础设施改变组织和管理模式,寻找增长机会。“新的基础设施不是为了在信息时代提高质量和效率。新的基础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并能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蓝海。这是新基础设施的重大意义。”(凌继伟/文)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阿里副总裁刘松:发展数字新基建要瞄准2030的智能社会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7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