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0字,读完约3分钟

248 中新网2月27日电(记者王君平)记者27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全国异地医疗结算系统运行平稳。截至今年1月,累计结算已超过18万人,基金支付28.54亿元。中国已经在交通部、省、市、县各级全面建立了全国异地医疗结算系统。重点解决退休人员、长期异地住院人员、长期异地工作人员和符合异地转诊条件的人员四类异地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目前,已基本实现覆盖全国各省、各统筹地区和主要医疗机构,主要信息二次传输。社保卡作为唯一的结算载体和凭证,跨省使用,网上结算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全国统一。

全国四级异地医疗结算系统全面建成。

中国的全民健康保险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超过13亿人参加了该计划,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险项目已经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意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卡持有人数已达10.88亿。

全国四级异地医疗结算系统全面建成。

按照“待遇高而不低、范围宽而不窄”的原则,中国推进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融合,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实现了“六个统一”(统一覆盖、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疗保险目录、统一定点管理和统一基金管理)。截至2017年底,各省已基本启动一体化工作,80%以上的城市实施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扩大了城乡居民的医疗选择范围,促进了城乡公平,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全国四级异地医疗结算系统全面建成。

在2012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在100%的地区实施,100%的参保人口得到覆盖,100%的福利待遇得到支付和兑现,约90%的地区大病保险业务由商业保险承担,大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比例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根据中央政府战胜贫困的要求,完善大病保险制度,采取降低免赔额、提高赔付率、为弱势群体封顶等优惠政策,有效减轻已参保的贫困人口的个人负担。同时,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普遍建立,较好地解决了职工大病医疗费用问题。

全国四级异地医疗结算系统全面建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福表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职工补充保险制度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夯实了医疗保险精准扶贫的制度基础,创新了医疗保险公共管理机制,有效减轻了参保人员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继续扩大保护范围,提高治疗水平,增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在中国,首次就专利药品专属医疗保险的支付标准进行了谈判。36种药物已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与2016年的平均零售价格相比,协议药品最大降幅为70%,平均降幅为44%。2017年版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颁布。总共收集了2571种药物,包括那些通过谈判确定了支付标准的药物,增加了375种新药,增加了17%。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全国四级异地医疗结算系统全面建成。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