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75字,读完约8分钟
35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简政放权改革在中国全面推进,步伐很快。
政府的自我革命,释放了真正的权力,真正的东西,让企业和群众有了真正的参与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
权力瘦身:以改革为“第一手棋”
在河北省邯郸市,在市政府服务中心大厅工作的人发现,在大厅一楼东侧有一堵“密封墙”,这里展示了2894枚被移除的公章。
大量公章“退役”,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邯郸。五年来,各地深化“放开行政服务”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经营环境。“一章审批”已成为许多地方行政许可权改革的新趋势。
大力推进分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步”,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第一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2013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重点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把政府权力放在“制度笼子”里,用“市场之手”取代错误地放在政府身上的“看得见的手”——精简行政和下放权力——是从观念到制度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具有内在优势的自我革命。
割掉手中的权力,割掉部门的利润,割掉自己的肉——中国的简政放权改革是一贯的。
在过去五年里,权力下放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比例超过40%,许多地方超过70%;非行政许可审批完全终止;
——国务院各部门规定的职业资格降低70%以上。
-国家减少了800多份“通知证书”和“外国证书”。
-中央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总数减少了90%。
——95%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转为备案管理。
特别是,商业系统已经大大简化。工商登记由“许可前许可”改为“许可后许可”。预审批项目减少了87%以上。注册资本由“实收制”改为“认缴制”。“多许可证、一证一码”改革深化。企业注册所需的时间已大大缩短。
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攀登和跨越阶段,吉林省去年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将预审批项目削减85%,将全省企业开业准备时间平均缩短3至6个月。
自去年7月1日起,吉林省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全面实施“32证合一”办法,实现“一窗受理、一网处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张照片一码”,平均处理时间缩短85%以上。改革后,全省每天新增注册企业307家,比改革前增加196家,增长176.68%。
改革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以精简行政、下放权力为切入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管理模式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疏通改革的血脉,为经济增添动力。
政府转型:打开造福人民的“方便之门”
“到2018年底,我们将努力实现所有民生问题和业务问题的‘一次性完成’,其中50%以上将是‘一卡完成’。”今年年初以来,浙江省已经列了一份“最多跑一次”的名单。
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到北京的“一个网通办公室”,从天津等地的“一票审批”到贵州的“人民从云端观望”。近年来,各地在"推行管理服务"改革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了许多深受市场参与者和群众欢迎的举措。
“我已经为三到五次旅行做好了准备,但我真的认为我一次也做不到。”浙江省衢州市居民柳椰在衢州市工商银行行政服务中心填写了几份申请表,并在半个多小时内完成了公积金贷款手续。在过去,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天。
“放松管制”改革的核心在于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标准是人们是否方便,是否满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都把企业和群众的疾苦作为改善政府服务的重点。他们尽可能大力推动企业和人民事务的网上管理,让更多的信息可以传播,而群众可以少办点事。他们已经加紧努力来补充优化服务的“短板”。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水平的利器。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和促进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地造福企业和人民。在一些地方,税务大厅不再拥挤,取而代之的是“刷脸和收税”、3D远程登录、微信预订等。随着全国通关一体化,企业只需通过一个“单一窗口”向多个口岸部门完成申报...
一切都有“破碎”和“站立”。政府的简化不是责任的减少。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促进更大的“释放”。
建立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和监管平台,建立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各部门要加强活动期间和活动后的监管,让企业在放开的同时敬畏法制。
新的监管形式在各地出现:
——内蒙古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公开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建立了异常经营名单制度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银川市建立了监管信息审批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评估和判断潜在风险,为监管部门准确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企业在过去三年中违法活动的严重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使用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和四种颜色,以增加对三种颜色企业的检查频率。
如果简化行政审批的“减法”是强者的过错,那么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是破解政府职能转变的“硬骨头”。
人民的期望和行政管理的方向。根据相关部门大数据分析中心对互联网上100多万条信息的分析,公众对“管理服务”改革的满意度持续上升,2017年达到89.9%。
释放约束:激发新的市场活力
“放松管制”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监管”的有效性正在逐渐显现。“监管”水平正在提高。“放松管制”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创业创新热潮继续高涨,中国新办企业平均数量从2013年的6900家增加到2017年的16600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新兴产业、新形式、新模式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企业税收负担明显减轻。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征加征,出台中小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取消、暂停和减免中央和省级政府1000多项收费。从2013年到2016年,它为企业减轻了超过2万亿元的负担。
世界银行的《2017年全球商业环境报告》证实了中国改革的有效性。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国有企业的便利度在全球排名中跃升了18位,创业便利度上升了31位。
专家表示,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内传统势头减弱的背景下,“放松管制”改革对保持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加居民收入发挥了关键作用。
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通化市先后五次压缩行政审批时限,从法定的平均22.6个工作日压缩到6.4个工作日。营业执照办理时间从20多天缩短到3天,90%以上的执照可以在同一天完成。
“放松管制”改革中采取的强硬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企业的软环境,巩固了发展的“硬实力”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宋刚说。去年,吉林省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8.1%,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延生表示,近年来的经济和社会经验表明,权力下放做得好的地方,经济内生动力更强,活力更足,经济绩效更突出。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入新时代,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培养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有必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深化政府简化和权力下放、放松管制和管理相结合以及优化服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分权,创新监督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为了尊重人民的心,简化政府的方式。当前,我们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时俱进,长期工作,把简政放权推进到更深层次,激活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中国简政放权五年进展综述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