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2字,读完约4分钟

从“肺炎”到“器官衰竭”,新型冠状病毒的“毒”在哪里?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问:从肺炎到器官衰竭,新型冠状病毒的毒素在哪里?

作家张素·李敬泽


白色肺——一个经常出现在肺炎流行中的术语,在COVID-19中,意思是肺部在x光检查下发展成一个大的白色形状。白肺通常意味着肺部炎症。


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并未止于肺炎,心脏、肾脏、食道等器官也可能受到它的侵袭。对此,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以解决人体的“毒”和反击“诡计”。


数据图:检测器在负压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张郎照片


与非典相比:纤维化不明显或更“兼容”


新型冠状病毒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是“近亲”,它们的入侵途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它们还借助一种叫做“ace2”的酶打开保护性“开关”。它们的病理特征也非常相似,即人体感染病毒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解释说,一般来说,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病毒都能引起炎性风暴,进而损害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严重病例中,大量血管液体进入肺泡,在图像中表现为白色肺。”。


接受采访的专家注意到,这两种病毒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不像非典,你可以一次看到整个白色的肺。”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科副主任林说,除了一些危重病人外,白肺的比例总体上有所下降。但需要指出的是,在COVID-19中肺炎患者肺部的磨砂玻璃病变是明显的,类似于胸片中磨砂玻璃一样的薄阴影。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黄波说,sars期间的尸检结果显示,SARS患者的肺部有大量纤维化,这也是炎症反应的产物。然而,根据COVID-19肺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解剖的初步结果,肺纤维化总体上不明显。与非典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毒性更小,传染性更强,与机体的相容性可能更好。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病毒的毒性越强,对身体的伤害就越大,免疫细胞对它的攻击也就越强。毒性越弱,就越容易在体内存活。”黄波说,这对潜伏期、传播概率等有直接影响。


器官损伤:直接病毒攻击?由肺损伤引起的?


“非典(病毒)的主要感染器官是肺。如果通过某些措施逆转肺部,疾病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19日对媒体表示,但新型冠状病毒不仅侵袭肺部,还影响患者的心脏和肾脏,最终发展为多器官衰竭。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小组发表的研究结果,ace2在心脏、食道、肾脏、膀胱和回肠中的表达与肺泡中的表达相似或更高,换句话说,这些器官可能受到新的冠状病毒的侵袭。


黄波直言不讳地说,在两种情况下,病毒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首先,病毒直接攻击。但就新型冠状病毒而言,由于尚未发现血液传播,该病毒如何感染其他器官?


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17日在网上发表的一份关于COVID-19肺炎患者的病理报告显示,患者的肝组织有中度微血管脂肪变性和轻度小叶活动,但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中未发现明显的组织学变化,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不会直接损害心脏。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黄波认为,其他器官受损的另一种情况是由肺功能障碍引起的。“当呼吸功能受损时,氧气交换被阻断,其他器官将处于缺氧状态,对氧气特别敏感的肾脏通常会出现严重的功能损伤。”他说。


症状“诀窍”:治疗和康复监测的相关适应症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毒害”为治疗和康复提出了新的课题。


林说,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出结论,COVID-19中的肺炎是否有后遗症。从理论上讲,如果病人的肺部受到严重损伤,就有必要防范慢性肺部疾病的可能性。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部主任姜敏提醒说,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监测,甚至在恢复期也要对相关适应症进行审查,以避免继发疾病。


据童透露,最近危重病人的治疗一直走在正轨上。例如,通过早期探索,我们总结出了“将抢救和治疗的大门向前推进”的理念,并安排多学科专家为多器官衰竭患者提供咨询。当一些轻微和普通的病人病情突然加重时,医生会密切监测他们的指标并采取干预措施。

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21日发出通知,称该市1例COVID-19肺炎患者已治愈出院,经相关机构复查,核酸呈阳性。


“每个人都说那种新型冠状病毒‘很奇怪’。”姜敏表示,随着人们对该病毒认识的加深,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将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从“肺炎”到“脏器衰竭” 新冠病毒“毒”在哪儿?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