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6字,读完约8分钟

现年83岁的吉姆·西格尔(Jim Siegel)可能没想到,他创办的好市多36年来首次被中国人“收购并倒闭”。8月27日,上海气象台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中心城市最高气温达到37℃。在这种天气下,好市多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开张了,店内直接“干”了:外地人和店内的汽车进不去,成千上万的人在店里打架。每个摊位都很拥挤,他们尽力抢购: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每个人都在想的茅台和爱马仕,一上市就会亮起来。茅台的买价是1498元。想想市场上3000元一瓶的价格。这是一个伟大的交易!

除了奢侈品,各种食品和日用品都是标准的。购物车里装满了烤鸡、牛奶、鸡蛋、面包、牛排,甚至还有洗衣粉和卫生纸。

在这种狂热之下,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零售咖啡公司好市多彻底失败了:开业一小时后,收银机坏了,停车花了三个小时,结账花了两个小时,员工们在电车和人群之间的空隙里超负荷工作。

五个小时后,濒临“瘫痪”的好市多选择了放弃,并宣布将暂停营业半天。27日晚,好市多推出了中国最具本土特色的限电措施,店内人数将随时控制在2000人以内...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你不用出国就可以低价买到爱马仕,这很酷...

虽然他第一次进入中国大陆,但好市多的产业神话已经赢得了声誉。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孟格曾经说过,当你对世界感到悲伤时,去好市多看看。“当你进入好市多时,你不必挑选或看价格。闭上眼睛,买下它。这是一种信念。”在中国,以卓越著称的小米雷军、品多多黄征和叶国富都是好市多的粉丝。

那么,是谁吸引了无数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崇拜?背后的创始人吉姆·西格尔有什么魔力?

创始人是一名卸货工人

1983年,20多岁的沃尔玛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当时,好市多的第一家商店刚刚开业。然而,后来者无所畏惧,一旦沃尔玛出现,好市多就是领导者。沃尔玛创始人西格尔的“我们每天都在盯着沃尔玛”这句话反映了好市多成为一线零售商的决心。

但说起传奇商业大亨西格尔,背景相当简单。作为一名钢铁工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西格尔开始在fedmart(美国一家折扣零售店)做货场卸载员,并被提升为副总裁,负责商品和商店运营。

1983年,西格尔和他的同事、华盛顿大学的杰弗里·布拉特曼博士共同出资750万美元建立了成本公司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继Jim Siegel和Jeffrey Bratman(右)之后,

,Siegel将在fedmart学到的模型应用到好市多商店:大约有4000个商品类别,每个细分的小商品类别只有一两个选择;商品毛利率不超过14%,价格尽可能降低;收取会费,主要为中产阶级服务。

好市多在中国的翻译是“好市多是个好市场”,但根据同音异义词,它也叫“挖到死”。是的,“挖掘”是这个超市巨头的本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好市多的管理方法极其极端:没有广告、营销或公共关系部门,通过使用天窗和监控灯来降低能耗,同时去除所有不必要的配件,如豪华装修、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西格尔一直是个佛教徒。他一再拒绝华尔街顾问提出的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率的建议。当所有的老板都在追求日益增长的毛利时,只有西格尔整天都在想,怎么赚得更少,今年的毛利是10%,明年的利润是9.5%,而明年的利润是9%...

据他说,他在零售业工作了几十年,经历了太多的起起落落,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最终变得无能为力

在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同时,西格尔的员工也享受着同行业中极其领先的待遇和福利。这一举动甚至激怒了华尔街,因为沃尔玛当时的吝啬和不友好模式受到了业界的尊重。因此,好市多一度被视为“反沃尔玛”的典型。

奥巴马赞扬了好市多员工周到的服务。

在西格尔服务导向理念的推动下,好市多发展顺利:

1989年,年营业额为30亿美元;

1992年,开设了100家商店;

2004年,它成为美国第五大零售商;

2015年,沃尔玛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成为沃尔玛的强劲竞争对手,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8位。

相比之下,西格尔的个人风格一直很简单。从衬衫到袜子,他全身都穿着好市多产品;当与来访者讨论时,他从不让他的秘书替他接电话,他必须亲自去大厅迎接客人;他办公室的家具也是20多年前的古董...2002年,他从一线岗位退休后,情况依然如故。

西格尔与巴菲特有一点相似:他们都不想被外界夸大或神化,但他们的个人想法已经完全融入了企业的灵魂。

好市多模式的魔力是什么?

如今,好市多的成功模式受到全世界企业家的追捧。在中国公众熟悉好市多之前,中国互联网圈已经有很多崇拜者和模仿者:之前,小米创始人雷军做了一个大的宣传,网易精心选择它作为标杆之后,很多创始人黄炜说“成为中国的好市多+迪士尼”已经说了很多遍,而著名产品的创始人叶国富甚至断言“好市多一旦来到中国,所有的零售销售都完了”...
[/br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自36年前成立以来,全球各地的好市多商店都坚持西格尔的“神秘数字14”,这意味着所有商品的毛利不应超过14%。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必须报董事长签字批准。

为了给顾客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商品”,好市多派人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采购,只为了得到最好的价格。

外部开源,内部节流。包装放在货架上而不拆卸,大箱子出售以降低拆箱成本;大量采购时讨价还价,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几乎不为自己做广告,依靠会员的声誉来获得顾客,省钱,省钱...这些已经成为好市多敢于降价的资本。

costco严格控制质量,同时将投入和销售之间的差异降至最低。一旦供应商有质量问题,他们至少3年内不会与他们合作。此外,好市多还成功地掌握了一套“撩人的大发”。

参观好市多商店时,许多人的体验充满乐趣,就像参观游乐园一样。例如,商品不同的价格尾数意味着不同的折扣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在商店里告诉你,而只是通过“真爱”的程度。

另一个例子是商店中的“寻宝”设置。好市多将不时调整商品的位置。商品越受欢迎,就越有可能出现在不显眼的地方,刺激顾客“寻宝”。

没有吵闹的推销员,所有的发现都取决于顾客自己的体验,而“自我探索”已经成为好市多的主要购物理念。事实上,当你经历惊喜的时候,你已经完全开始了肆无忌惮的“买买模式”。

在购物的最后阶段,好市多也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没有理由无限期退货。

costco与消费者一致认为,除了电子产品和数字产品,其他产品没有退货期限。购买订单后,顾客可以随时带着商品去商店。没有理由退货,也不需要提供购物小票。

因此,一些人成功地退回了吃了一半的西瓜、孩子们厌倦的玩具和只吃骨头的牛排...只要好市多会员卡上有消费记录,即使他们购买了几年的商品,他们也可以毫无理由地退货。

在好市多看来,这是“与消费者站在一起”最直接的表达。事实上,由于这种“无原则”的政策,好市多的回报率极低。

,此外,好市多的外围服务已经达到了从上到下的水平。与宜家西方餐饮部相似,它已经成为消费者休息或解决食物问题的最佳场所。许多分支机构还设立了汽车维修服务、药店、眼科诊所、照片开发店和加油站,帮助人们一站解决许多问题。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好市多把这家店变成了一个“游乐园”,在黄征把品多多变成在线版迪士尼之前。

中国大陆热能持续多久?

为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好市多已经“刻意”多年:

2014年,他登陆天猫国际,连续三年登上“双十一”。十大国际商人名单;

2017年,第二家天猫旗舰店开业;

2018年5月,宣布落户中国大陆的计划,第一家实体店确定落户上海闵行区;

2019年夏天,在mainland China第一家店开张的前夕,简体中文网站和应用悄然开张。

与此同时,好市多为上海的闵行商场准备了一个14000平方米的购物区,支持1200个停车位,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了。

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好市多在开业前将会员年费定为199元,并附上一张家庭卡,开业后又将其恢复到299元。

在社交网络上,许多网民对好市多的未来并不乐观:尽管开业的第一天很新奇,但神奇的好市多超市在中国大陆能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被上海大妈“买崩”的Costco背后 竟有个奇葩老板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