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3字,读完约5分钟
纽约警察局巡逻队长:“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
最近,35岁的史蒂文·拉罗萨(Steven Larosa)被纽约警方逮捕,并被指控妨碍政府管理和骚扰。史蒂文被怀疑几天前在皇后区向两名值班警察泼水。纽约市警察局长詹姆斯·奥尼尔在证实逮捕消息时强调,这种行为“永远不会被容忍”。

资料来源:cbs报告截图
在美国,警察的执法权力是不可侵犯的,这几乎是常识。警方不会手软,公众也不会容忍侵犯警方执法权力甚至人身安全的行为。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特伦斯·莫纳汉对他的警官们说:“运用你自己的判断,如果有必要就逮捕他。”我们将全力支持和信任您。”

纽约当地媒体援引警方内部的一份备忘录称,“警察不应容忍可能对自己和公众造成伤害、妨碍执行任务、损坏制服、设备或其他警察财产的行为。”纽约警察局巡逻队队长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强调:“这是一条无法逾越的底线。”

35岁的史蒂文·拉罗萨向警察泼水。(cbs视频报告截图)
纽约警方屡遭袭击引起了美国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在网上表示,这种损害警方权益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一位名叫米拉·弗罗斯特的网民在推特上说:“如果你袭击警察,你必须被逮捕。我们还在等什么?”另一位网友在推特上写道:“表现出一些尊重,表现出一些教养,表现出一些荣誉。美国人需要知道,没有警察,这个国家将成为一个骚乱的地方。”

史蒂文·拉罗萨被美国警察带走了。资料来源: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一些政要也表达了他们的心声。纽约市长白思豪强调,“警察逮捕他们时,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向警察扔东西不仅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还会导致指控。”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指出,如果警察在不尊重他人的环境中工作,犯罪率不会下降。“降低犯罪率的办法是保持警察的高昂士气”和“警察制服应该受到尊重”。

为了打击类似行为,纽约州议员迈克·利·佩特里和迈克尔·莱利也首次宣布了一项新的立法草案,要求将向执勤警察投掷水或其他物质的攻击行为视为重罪,最高可判处四年监禁。李伯特说:“纽约必须发出一个信息,袭击警察是不能容忍的。”我相信,这项法案能够为执法机构提供适当应对所需的工具。”

纽约州议员发起了一项立法动议,要求将向执勤警察投掷水或其他物质的攻击行为列为重罪。(cbs视频报告截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执法分析师詹姆斯·加利亚诺(James galliano)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我们利用警察来维持一个潜在的脆弱秩序。”当既定的法律和秩序崩溃时,我们中间的犯罪分子就会有机会,变得更加大胆。”文章指出,在美国,任何地方都不能容忍骚乱、反社会行为和公然不尊重执法。

向警察泼水引起的美国社会反应表明,美国各行各业对自上而下袭警都是零容忍的。事实上,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不仅是美国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不幸的是,美国是一个习惯于追求双重标准的国家。本国人民践踏法治的权威,绝不会容忍法治,也不会依法严惩法治;其他国家的警察承担羞辱的负担,以文明的方式执法,这就是所谓的“和平示威”。美国政府甚至纵容其他国家的罪犯。这种强烈的国内外对比只会让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美国方面的傲慢与偏见、虚伪与冷血、自私与霸权!

看看香港吧
来源:环视频制作:王馨漪
联络处被封锁了
国徽被玷污了
警察被包围了
警车被砸了↓
街上有人纵火
看看示威者留下的砖块和铁棒...
手里拿着弓箭
甚至制造汽油弹的“材料”也是私下储存的
早前报道:华春莹发来祝福:希望美国的风景线越漂亮越好。
8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举行例行记者会。以下是部分记录。
华春莹
记者:杨洁篪局长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势力安排高级官员在香港会见反华反港领导人。你能提供更多细节吗?
据公开报道,今年2月底和3月初,时任美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公开指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修改条例和“一国两制”。今年3月,美国副总统伯恩斯会见了在美国游说的香港反对派人士。5月,庞贝在香港会见了反对派人士,公开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事务。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开宣称,香港的示威游行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希望在美国有更多这样的“美丽的风景线”。一些美国国会议员重提所谓的“香港权利和民主法案”。7月,伯恩斯、庞贝和博尔顿分别会见了反对派人士。从最近的媒体曝光来看,香港的暴力游行中出现了许多美国面孔,甚至一度出现了美国国旗。因此,美国应该向中国和世界说明最近在香港发生的事件。

我注意到美国有些人否认美国最近在香港问题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如果他们能够以实际行动证明和承诺他们没有、也不会干预香港事务,我们会非常欢迎他们。
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8月8日,第18版),外交部官方网站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美国警察被泼水都立捕不忍,却要港警被打还忍气吞声!?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84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