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62字,读完约5分钟


12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称,本周,随着孟晚舟事件热度的下降,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话题逐渐开始多元化。


由于中国又逮捕了一名加拿大公民,中加关系仍然是记者们的热门话题。此外,涉藏新疆问题再次被美方“炒”了,外交部也为此发表了专门讲话。


本周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相当“精彩”,华春莹连续五天对恶意诋毁中国的问题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应。有时这是一个压倒性的反问句,可以描述为“内容引起极度的安慰。”


01.一周5小时



第一个“死亡”


美国国务卿庞贝上周表示:“非法拘留加上公民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应该被释放。”


华春莹回应道:在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美国和加拿大仍然宣称遵守法律和规则,这很令人惊讶。在我看来,这相当于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不管他们用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披上什么“法律”外衣,他们都写着无视事实和无视法治,这让世界嘲笑他们。

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第二个“死了”


据报道,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表示,美中贸易谈判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华春莹首先表示希望“中美经贸代表团能够认真落实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共识”,但针对“中国需要体制改革”的荒谬要求,她甚至建议纳瓦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和13亿多人口的大国,促进改革和发展不能被视为金科玉律。

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让美国高级官员学习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华春莹的“弱点”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第三个“死”


据一些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13日在美国政府发布新的非洲战略时发表了批评中国的言论。


对此,华春莹毫不客气地问道:“美国对非洲的新战略究竟是促进非洲发展还是瞄准中非合作,美国应该想清楚吗?”


她说,如果是前者,中美两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支持非洲发展。如果是后者,我相信非洲人民的眼睛是锐利的,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给自己制造麻烦,而且会给自己带来耻辱。


第四个“死”


据一些媒体报道,中国从早到晚审问被拘留的加拿大公民康。不允许他会见律师,但只允许加拿大外交官每月探访他一次,并质疑这种待遇是否保证了他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华春莹在表达了中方依法维护康的合法权益后,向记者提问:“你很关心康对的种种待遇,但我不知道你是否关心她在加方应美方要求非法拘禁中国公民时的待遇和权益。”



第五个“死”


美国国会议员卢比奥等人发表声明,对中国日益压制基督教信徒的宗教自由深表关切,称新疆的穆斯林被拘留并被迫工作,中国对所有宗教的“中国化”正在造成毁灭性影响。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指责,华春莹多次发问


卢比奥参议员知道中国有多少宗教和信仰者吗?他去过中国吗?他去过新疆吗?他是否了解新疆职业技能培训在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在解释了中国公民依法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以及预防性反恐和反极端主义措施的重要性后,华春莹甚至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他是否愿意做些实事,让所有受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影响的人在美国享有“完全的自由”?

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事实上,在华春莹看来,这些“非常舒服”的回答只是“每天都有的”。


不久前,《人民日报》微博对2018年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的精彩回复进行了评估,其中6条来自华春莹。



02.10回答中国和加拿大的关系


上周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被捕后,本周又增加了一名加拿大人。


据报道,一名加拿大英语教师最近在中国被拘留,这已得到外交部的证实。华春莹表示,加拿大人因非法就业被中国当地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但具体情况需要向相关公安部门了解。



华春莹否认被捕的加拿大人与上周被捕的康、和迈克尔有联系。“此前,两名加拿大公民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而被中国安全部门强制拘留。上述人员因非法用工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至于媒体,他们对上周被捕的两名加拿大公民的健康问题以及他们目前被拘留的情况感到关切。华春莹承诺,中方将根据法律法规安排加方人员对两国进行领事访问,为加方履行正常领事职责提供必要协助。同时,这两名加拿大公民的合法权利也得到保障。

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提醒加拿大:“中方强烈敦促加拿大立即纠正错误,释放有关中国公民,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并强烈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对有关人员的逮捕令。”


仅在两周内,就有三名加拿大人在中国被拘留,一些媒体担心中加关系是否会激化矛盾。对此,华春莹在回复中多次提到,中加两国“保持着顺畅的领事沟通”。此外,中国将为加拿大正常履行领事职责提供必要的协助。


03.对“干涉内政”的零容忍

关于新疆所谓的“再教育营”,外交部此前已多次回应,但一些媒体仍在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家国际制造认证机构将对新疆可能存在的强制劳动问题进行调查,对此,华春莹表示,她注意到最近几天外国媒体在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发布了一些虚假报道,但这些报道完全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者纯属谣言。“我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全面地报道和对待相关问题,不要根据臆想或道听途说的谣言进行指责。”

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华盛顿邮报》甚至宣称,在新疆“再教育营”重新建立劳动教养制度,已成为最紧迫的“人权危机”之一。


对此,华春莹再次强调,中国已经废除了劳动教养制度,这与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完全不同。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华姐一周连“怼”五天,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