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5字,读完约10分钟
如果乔布斯在美国制造苹果电脑的努力没有失败,或许特朗普今天就不会试图迫使苹果将iphone组装供应链搬回美国。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他一直在推动苹果和其他科技巨头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甚至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彭博上周写道,如果关税提高到25%,苹果的供应链将考虑将iphone生产线移出中国。
▲富士康车间
事实上,作为对特朗普呼吁的回应,苹果在今年年初宣布,它已经启动了一项2450亿美元的重返美国计划。今年,苹果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增加了6000个工作岗位,上周宣布将花费10亿美元建造一个新的公园。
▲特朗普表示,苹果的资本回报计划是美国工人的胜利
然而,iphone和ipad等主要产品的生产和组装仍需依赖中国和其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苹果在美国制造的终结可能在30多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美国制造的苹果电脑是如何变得一团糟的
20世纪80年代,包括戴尔、惠普和康柏在内的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将生产线从国内转移到亚洲等海外地区,以降低成本。
然而,苹果没有这样做,因为乔布斯认为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必须紧密结合。苹果没有关闭工厂,而是决定在加州、科罗拉多州和德克萨斯州开设新工厂,生产苹果电脑。
1983年,苹果公司生产麦金塔个人电脑的工厂在加州竣工,就在苹果公司当时的总部对面。据当时参观的记者说,这家工厂自动化程度很高,人力仅占整个制造成本的2%。乔布斯对这里生产的麦金塔电脑非常自豪:
“这是一台美国制造的机器。ゥ
工厂的装饰也保持了苹果的极简主义风格,墙壁被均匀地漆成白色。乔布斯想要建立一种类似日本工匠精神的制造文化。前苹果电气工程师兰迪·巴蒂回忆道:
史蒂夫对日本的制造技术有着坚定的信念,日本人被称为制造业中的魔术师。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准时交货并且零件零缺陷的工厂。
▲苹果麦金塔工厂内部
然而,在工厂步入正轨之前,乔布斯在1985年被迫离开苹果。许多这样的工厂仍然保留着,但是它们成为了乔布斯苹果生涯的一个重大失败,给苹果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1988年,法国自动化专家让-路易·加斯被时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约翰·斯卡利任命为苹果公司的产品总监,接管了苹果产品的生产。加西花了两天时间了解加州的“高度自动化”工厂后,他发现乔布斯建造的美国生产线实际上并不成功。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加西回忆说,下班后,他拿起一把扫帚,清扫生产线上掉下来的零件,加西认为这“真的很遗憾”。
直到1992年,美国所有的麦金塔生产线都关闭了,这些工厂没有达到乔布斯最初设想的产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苹果电脑销量的下滑也导致了库存激增,苹果不得不接受生产外包,这正式粉碎了当地制造业的梦想。
事实上,乔布斯离开苹果后,他还投资1000万美元为next的个人工作站建了一个工厂,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两次失败也让乔布斯不再固执。在他再次接管苹果后,他让康柏的蒂姆·库克担任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苹果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开始了。
▲库克在富士康工厂
目前,苹果的供应链遍布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供应商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富士康所在的郑州已经成为一个“苹果城”,每天可以生产50万部iphone。上海火箭村的6万名年轻人已经生产了世界上一半的iphone手机。

▲图像来自:界面
事实也证明,硅谷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和软件设计中心,而不是因为外包供应链而影响产品开发。在苹果麦金塔工厂的旧址,房价也涨到了110万美元,这使得苹果几乎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建立生产线。
将iphone带回美国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海外国家和地区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苹果选择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生产iphone和其他产品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希望iphone回到美国进行组装和生产,这不仅威胁到进口关税的大幅提高,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金钱和诱惑。去年,威斯康星州政府提供了高达40亿美元的经济奖励,以吸引富士康建厂,条件是富士康在该州投资100亿美元,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

这是美国向外国公司提供的最大一笔补贴。今年6月,特朗普亲自出席了富士康工厂的奠基仪式,并称赞“这家工厂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然而,这家工厂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液晶面板。随着苹果逐渐接受oled屏幕,在富士康美国工厂建成后,液晶屏幕可能已经被苹果完全抛弃,而这家工厂不太可能成为美国生产iphone Return的转折点。
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将iphone带回美国要困难得多,这并不像特朗普所说的那么容易。
要知道苹果为什么不在美国生产iphone,我们必须先看看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和其他国家生产iphone。事实上,这不能仅仅用人力和土地的低成本来概括。工人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以及工厂对生产线的灵活调整在美国都很难实现。
当然,大量的政府铺路和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吸引苹果的重要原因。《纽约时报》曾调查过富士康郑州工厂,这座拥有600万人口的城市被当地人称为“苹果城”,每天可以生产50万部iphone。
据报道,为了吸引苹果落户,当地政府向富士康提供了15亿多美元(约103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电厂和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还投资100多亿美元(约690亿元人民币)用于扩建机场和提供极其便利的通关手续。世界上最大的iphone工厂于2010年开始运营,当时郑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00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除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中国还有更多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一位苹果高管曾估计,管理20万名指导苹果手机制造的装配线工人需要大约8700名工业工程师。苹果分析师预测,在美国招聘这么多合格的工程师需要9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只需要15天。

中国工厂对iphone生产需求的完成也超出了苹果的预期。一位前苹果高管曾对《纽约时报》说过这样一句话:
苹果在最后一刻改变了iphone的屏幕设计,这导致了整个装配线的修改。新的屏幕面板在午夜到达工厂。一个工头叫醒了宿舍里8000名睡觉的工人,每人发了一块饼干和一杯茶,并在半小时内上岗开始工作12个小时。他们在面板上设置了每个新屏幕。仅在96小时内,这家工厂的产量就达到了每天10,000部iphone。

这位前苹果高管对中国生产线工人的评价是:“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一家美国工厂能与他们相比。”ゥ
苹果越来越多地重用中国供应商,因为他们的服务质量高、成本低。根据苹果2018年发布的200强供应商名单,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数量从去年的27家增加到34家,台湾的供应商数量最多,有51家。相反,美国的供应商数量已经下降。
▲2018苹果供应商分销。照片来自:宁南山
苹果表示,2017年,这200家供应商占苹果全球原材料、制造和组装支出的98%,这也显示出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
除了中国供应商数量的增加之外,在苹果产品的六个最重要组件(显示面板、半导体器件、相机模块、功能器件、无源元件和结构)中,中国供应商的数量从去年的三个类别增加到今年的五个类别。
▲ BOE也是苹果的供应商之一,未来将为iphone提供oled屏幕。照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2012年,苹果宣布中国大陆只有8家供应商。从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尽管特朗普一直倡导“美国制造”,但苹果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海外供应链布局正在增加。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中国供应商甚至会威胁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也被认为是特朗普不惜一切代价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在美国生产iphone可行吗?
在美国生产和组装iphone可行吗?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通过三个方案进行了分析:
全球原材料采购、全球零部件生产、美国组装
全球原材料采购、美国零部件生产、美国组装
美国提供原材料,美国生产零部件,美国组装零部件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分析,第一个方案将使iphone的生产成本增加30-40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以及物流成本较高。这是三个方案中成本最低的。
如果苹果想在美国生产零件,成本至少会增加100美元。以iphone最昂贵的组件屏幕为例。生产主要外包给三星和TSMC。工厂集中在亚洲,而美国的工厂无法满足产能需求。
▲iphone组件的成本构成
至于生产原料,这是一个先天条件。手机生产需要各种稀土材料。例如,iphone铝合金外壳所需的铝矾土在美国是没有的。目前,全球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因此,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完成手机材料的生产和组装。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供应链也具有集聚效应。
当组装产品的工厂集中在一个地区时,生产零件的供应商也会关闭。几年前,为苹果公司提供大猩猩玻璃的康宁公司将其大部分生产线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和台湾。康宁首席财务官詹姆斯·弗拉兹曾经说过:
我们的客户在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国家生产玻璃并运输出去,但是需要35天。我们也可以空装运,但是费用要贵10倍。所以我们在装配厂附近建立了自己的玻璃工厂,这些工厂都在国外。
目前,苹果的供应链集中在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供应商数量占全球的近70%,形成了很强的规模效应,大规模转移是不现实的。
因此,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让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他不仅要说服苹果,还要想办法将整个生产和组装供应链转移到美国,最终培养出一大批熟练工人。目前,富士康面临着无法在威斯康辛州招聘员工、必须从中国调派工程师的困境。

在美国生产苹果产品似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为什么iPhone不能“美国制造”?乔布斯早就给出答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92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