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60字,读完约13分钟

在多伦多举行的中加关系研讨会上,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陆发表讲话,指出当前中加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提醒西方一些人,观察中国不应该只从西方的角度,而应该更多地从中国的角度;我们也不能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认为只要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做同样的事情就是错误和邪恶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以下是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全文:


亲爱的奇雷蒂恩先生,

马大伟先生,

蒙特利尔银行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怀特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向前总理奇雷蒂恩致以诚挚的敬意。在你担任总理期间,你为中加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两国关系经历了“黄金十年”。中国人民一直珍惜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永远把你当成老朋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加关系正面临严重困难,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我注意到加拿大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并有不同看法。已经提出了许多报告和评论。对中国有很多批评和指责,也有一些理性的思考。中加关系怎么了?为什么两国关系会遇到目前的困难?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认为这次研讨会非常及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感谢蒙特利尔银行的精心组织。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接触规则——重塑中加关系”。从源头上看,“接触”一词有着非常微妙的含义,包括“建立明确的关系并承诺形成约束”的含义,这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外交术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奉行“接触+遏制”的政策,意在用软硬两手引导和约束中国走上西方设定的轨道——“接触”是软手,“遏制”是硬手,在政治上实行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在经济上遵循自由市场模式。但最终,中国并没有朝着美国和西方设计的方向发展,而是沿着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前进。这让西方国家非常失望,并敦促他们反思。然而,经过反思,相当多的西方战略圈人士,尤其是美国人,认为对华“接触战略”已经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政策变化。为什么“接触策略”失败了?这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问题。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首先,西方应该如何看待中国?


说实话,西方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异类”,而不是一个与自己平等的正常国家。西方国家以“同情”的心态看不起中国,想用“普世价值”把中国从“专制”和“独裁”中拯救出来。因此,有一个“接触战略”,有必要通过“接触战略”改变中国,使中国成为西方想要的。然而,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古老东方文明,比现存的所有西方国家都要长。把这样一个国家变成西方国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试图通过工业救国、君主立宪和共和民主等多种方式实现现代化,但都失败了。这个国家仍然贫穷和虚弱,受到外国势力的压迫和军阀的混战,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无法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土地,这彻底粉碎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民主国家的幻想,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回应了人民的要求。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近代衰弱到扭转命运、不断走向富强的伟大飞跃。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然而,由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把中国认定为“专制国家”、“没有自由”和“侵犯人权”,即使中国花了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才走了几百年的发展道路,它也实现了国家现代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中国有数亿人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也将达到70%;即使中国每年有1.6亿次免费出国旅行,它也没有停留在西方国家成为难民;尽管世界五大宗教在中国都合法存在,但中国有2亿信教群众,约5500个宗教团体和14.4万个宗教场所。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仁慈善良的专制国家?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今年3月,联合国发布了《2019年全球幸福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幸福指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排名。虽然这份报告是由联合国发布的,但它实际上是由一些专家在14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西方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调查后汇编而成的。根据这份报告,2018年,利比亚排名第70,中国排名第86。利比亚今年排名第72位,而中国下降了10位,排在第96位。这个排名很讽刺。在西方专家看来,中国人的幸福指数远不如处于战争和恐怖袭击状态的利比亚。这里一定有什么不对劲。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最近,西方媒体和政治家热衷于炒作和诋毁中国在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中心。在中国建立教育和培训中心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极端主义,防止暴力恐怖主义的蔓延。一些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然而,这种预防性反恐和反极端主义的创新措施被一些西方人歪曲为压制少数民族权益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手段。他们只关注少数违反中国法律的“人权维护者”的人权,却对恐怖事件受害者的人权视而不见,对中国13亿多人和新疆2400万人的人权视而不见。事实上,在教育培训中心成立前的十年里,新疆发生了数以千计的恐怖事件,造成数以千计的无辜者伤亡。恐怖分子的策略是血腥和令人发指的,比最近在新西兰和斯里兰卡发生的事件以及一年前在多伦多发生的事件还要糟糕。中国建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帮助那些被极端恐怖思想洗脑的人摆脱极端思想的束缚,掌握生产和生活技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疆社会保障环境明显改善。过去两年左右没有发生恐怖事件,也没有无辜的人再次受到伤害。从中国人民和新疆人民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我举以上两个例子来提醒一些西方人,观察中国不应该只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而应该更多地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认为只要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做同样的事情就是错误和邪恶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其次,西方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


目前,西方对中国的发展有几种说法,如“中国的经济威胁论”和“中国的科技盗窃论”。


中国的发展构成威胁吗?我想告诉你,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没有外来侵略的基因。历史上我们从未在国外发动过侵略战争,也从未占领过海外殖民地。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长城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明代(15世纪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带来了茶叶、丝绸和瓷器,而不是战争、屠杀和占领。又如,南海诸岛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在美国军舰的帮助下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了这些岛屿和珊瑚礁。为了明确主权权利和利益,国民政府在1947年划定了九段线。20世纪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国家对南海九段线提出异议,也没有任何国家对南海诸岛主张主权。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南海巨大油气资源的勘探,一些国家开始为了利益非法侵占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这是南海问题的根源。凭借其实力,中国可以完全收回被占领的岛屿和珊瑚礁。但是中国没有这样做,而是坚持通过与直接有关的国家进行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争端,这表明中国从未威胁过其他国家。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的发展不仅不是威胁,而且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了世界市场,找到了摆脱贫困的途径,并为曾经封闭和孤立的亚洲和欧洲腹地、曾经缺乏经济和生计基础设施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欧洲国家提供了增长动力。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偷来的,而是13亿多中国人民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的结果。美国人对中国强制技术转让、侵犯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不公平竞争的指控是基于谎言和偏见,他们故意无视自己对中国的背叛和商业欺凌。如果航空母舰可以通过盗窃发射,空探测器可以通过不正当竞争登上月球,5g技术可以通过侵犯知识产权引领世界,那么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以成为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的心理失衡是由“西方中心主义”造成的,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优于其他国家。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西方确实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西方不能狭隘地认为自己将永远领先,而忽视甚至剥夺其他国家通过不正当手段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冷战结束后,西方以“历史的最终结论”为标准,傲慢地认为西方体系已经达到了顶峰,是最好的体系。因此,它对“非西方”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这不仅破坏了世界和平与稳定,而且消耗了自己的资源和精力。一些头脑清醒、见解深刻的政治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今年4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与特朗普总统通电话后向公众表示,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从未发动过海外战争,一直关注国内发展,而美国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在其242年的历史中,美国只有16年没有战争。前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马凯硕在他的新书《西方失败了吗?《西方失去它了吗?)向西方提出“3m”建议,即“最低限度”,少打、少干预别国事务:“多边”,虚心听取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的意见;马基雅维利利用战略智慧来维护长期利益。上述建议值得西方国家认真考虑。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第三,西方应该如何对待中国?


中国发展得多好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判断。我们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信心。我们永远不会仅仅因为西方国家有不同的观点和西方记者写了几篇诽谤文章就改变我们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寻找正确的道路,我们会坚持走下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我提出一个“3r”建议: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一是尊重。不尊重中国文化和国情的差异是西方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根源。为了使“接触”更加有效,西方国家必须在政治上尊重和平等对待中国。中国和西方应该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干涉彼此的内政。例如,“占领中环”抗议活动于2014年在香港爆发,持续了79天。社会混乱和对各行各业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最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采取了措施。然而,上述非法活动得到了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和美化,它们告诉我们如何对待香港特区政府。最近,英国伦敦的一些环保人士也发起了一场“占领中环”的抗议,这场抗议持续了不到八天,被当地政府以铁腕镇压。示威者被称为乌合之众。数千人被捕,40多人被起诉。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曾感叹:“英国警察熬不过79天,连7.9天也熬不过。”多讽刺啊。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第二,互惠。经贸合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进行,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当中国企业需要支付巨额土地使用费时,外资企业可以免除。当中国企业必须缴纳高额营业税时,外资企业可以“免两免,减半征收三免”。随着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取消了对外国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予它们与中国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所有这些企业都必须缴纳税费。因此,一些西方企业开始抱怨中国日益恶化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准入问题。西方企业忘记了他们在享受超国民待遇时赚了很多钱,但现在他们“打破常规”,说中国利用了这一点。这就像一场4×100米的接力赛。西方不能将竞争力下降归咎于对手。它应该更加努力向前跑,而不是给对手一个绊子,更别说因为丢了棍子而要求重赛了。西方不能嫉妒其他国家利用国际贸易规则赶上甚至超越自己,所以他们需要修改规则。规则的制定和改变不能只从西方的角度来考虑。发达国家盲目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而忽视发展中国家放松技术出口管制和降低专利壁垒的要求,这公平吗?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第三是监管。要控制好分歧和敏感问题,不要激化矛盾。毫不奇怪,中国和西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事情是不同的,但事情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把这些分歧放在适当的位置,妥善处理,不要干扰两国关系的整体发展。有些问题涉及到中西方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是无法解释的。双方吵了一架,这伤害了人们的感情,结果什么也没做。中国有句古话:“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为什么我们不求同存异,控制分歧,扩大合作,关注共同利益呢?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和加拿大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存在差异。然而,20世纪70年代,两国老一辈政治家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冲破重重障碍,开启了中加关系的大门。加拿大成为首批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中加关系。两国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两国都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观点。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目前,中加关系正处于“冰点”,面临巨大困难,这对中国来说是极其痛苦的。“系铃解铃是必要的”。我们强烈呼吁加拿大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的发展,尊重中国的主要关切,停止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特别是,我们应该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看待双边关系,而不是把发展对华关系作为解决当前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有这样,中加关系才能稳定、深远、少干扰、少曲折。

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卢沙野大使在中加关系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