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3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柏林11月17日电“没有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就不会取得如此不可思议的发展成就。”德国前驻华大使、现任宝马基金会主席迈克尔·谢弗博士最近在接受中国新闻社独家采访时说。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谈到改革开放的意义,石明贤认为,纵观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有改革开放这样的‘神奇’因素。”
施明贤于2007年至2013年担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中国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如今,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一些西方人正在讨论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否“正确”。石明贤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有两个国家从世贸组织中获益匪浅,那就是中国和德国。”石明贤说,由于德国和中国都是当前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两国都无意减少贸易和投资。"相反,双方都有兴趣让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和开放."
“在这方面,欧盟和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合作,共同打开市场大门。”石明贤说道。
虽然已卸任德国驻华大使,但施明贤仍继续关注中国在德国的发展和改革现状,并在德国媒体上多次呼吁欧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早在2016年10月,他在接受德国《商业先驱报》采访时就指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曾经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古老贸易路线,具有包容性,每个愿意的国家都可以积极参与实施。“这尤其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国提出的建议,并努力开展具体的合作”。

今年2月,石明贤在另一次采访中表示,“一带一路”不仅涉及沿线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还涉及如何开发欧洲和中国之间不发达的市场。他认为,欧洲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
谈到目前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的增长趋势,施明贤表示很高兴看到这一趋势的发生。他说,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现在中国人逐渐开始在德国投资,这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的经济运行过程。毕竟,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史明贤看来,看待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不应该有“零和思维”:“经济不是零和游戏。我们必须尽可能与我们的主要伙伴保持密切关系。”
因此,他认为,德国应该与中国和其他伙伴国家合作,共同维护和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和基于自由贸易的全球经济秩序。
对于未来4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将走向何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如何发展,石明贤指出,选择封闭的社会和民族主义将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将发出错误的信号。他认为,中国在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之后,应该致力于推动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谈到德中关系的未来,施明贤称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希望“永远保持乐观”。
“重要的是,全球化不应该是单行道。”石明贤表示,只要欧、中、德、中相互开放市场和投资,双方的经济合作将保持积极的发展趋势。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德国前驻华大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绝无仅有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99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