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8字,读完约1分钟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主办,福建会馆、天府宫和城市更新局协办的“福建人的建筑:从天府宫到鲁林大厦”展览在新加坡唐人街亚一路举行。展览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南洋风格对中国福建建筑的影响让公众感到非常好奇。

新加坡"福建人的建筑"展:南洋风融入福建建筑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部分学生参观闽南侨乡的成果,展示了南洋风格与早年南迁的福建杰出人士家乡建筑的融合。当时,新加坡著名的华侨上林路(抗日烈士林木生的父亲)在他的家乡福建南安建了99栋大屋(方言:大屋),用的是和天府宫一样的瓦片和地砖。

新加坡"福建人的建筑"展:南洋风融入福建建筑


卢琳大错的其他细节也反映了南洋的特点。横梁上的木雕一边装饰着中国人,另一边装饰着锡克教徒。半圆拱形窗户和红砖外墙也不是传统的中国风格。据推测,卢琳从南洋带来了一批工匠,并回到他的家乡建造它们。红砖在当地是一种昂贵的建筑材料,所以墙仍然是用粘土制成的,只有最外层覆盖着红砖。

新加坡"福建人的建筑"展:南洋风融入福建建筑


新加坡国立大学陈郁博士说,这不仅反映了卢琳对这种建筑装饰的热爱,也显示了南洋文化在福建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风格的交流是双向的,不仅南阳建筑受中国风格的影响。2019年是卢琳之子林木生烈士牺牲75周年,这也使展览更有意义。

新加坡"福建人的建筑"展:南洋风融入福建建筑


在这次展览中,公众的反应也非常热烈。林,一位44岁的教育家,说她来参观是因为她尊重林木生,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居。我没想到卢琳大错和天府宫有这么多相似之处,这让她受益匪浅。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新加坡"福建人的建筑"展:南洋风融入福建建筑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