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8字,读完约3分钟

加拿大华裔学者:歧视和仇恨不能帮助我们战胜病毒


中新社多伦多5月17日电(记者于瑞东)“我们需要呼吁同情、同情和团结来抗击疫情。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的社会学教授陈晓蓓最近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说:“诬陷、指责、歧视和仇恨无助于我们战胜病毒。”


19大爆发后,温哥华和多伦多频繁发生针对华裔和亚裔美国人的种族仇恨。4月底,主流电视媒体《环球新闻》(Global News)诽谤中国政府在中国抗击疫情时,指示加拿大华人社区抢购医疗用品,导致加拿大医疗用品短缺。5月初,陈晓蓓代表全加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发起网上请愿,对相关报道表示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注,要求媒体撤回报道并公开道歉。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请愿书说,这些报道加深了华裔加拿大人(包括其他中国人)对种族主义的恐惧,加剧了反中国和反亚洲种族主义的高涨。这些新闻不仅没有帮助公众获得更清晰的理解,反而混淆了观众,激起并加剧了种族偏见。


在线请愿持续了一周之后,8000多人签名支持,许多人留言,对报告中反映的歧视和偏见表示厌恶和愤怒。陈晓蓓说,这个数字超出了预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胜利。由于文化和语言等多种原因,大多数海外华人不愿公开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愿望。“这份网上请愿书取得了突破,激励每个人讨论一些有时不愿讨论的问题,如种族主义。”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种族偏见和歧视是政治武器。在发生危机时,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群体作为替罪羊来掩盖他们的责任。”陈晓蓓直言不讳地说,在加拿大社会,自从白人踏上这片土地以来,种族歧视就一直存在,不管他们属于哪个党派。最近的争论和19世纪的反华骚乱都反映了对中国人的偏见,甚至将中国人视为外部威胁。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近年来,歧视在加拿大仍时有发生。例如,陈晓蓓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反中国的种族主义,尤其是针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正在上升。她还写信给渥太华的英文报纸驳斥偏见。2010年,一份主流杂志的报道宣扬一些大学“太亚洲化”,并形容亚洲学生没有乐趣,只是学习。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她说,自19日事件爆发以来,中国人,甚至亚裔加拿大人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歧视,一些政客不负责任地使情况变得更糟。像“全球新闻”这样的报道加剧了对华裔加拿大人的不合理攻击。其报告歪曲了人道主义援助,并将其视为华裔加拿大人被指控对加拿大不忠的原因。然而,关于中国社区组织积极为加拿大的医院和其他机构购买和捐赠医疗材料的报道却只字未提。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陈晓蓓表示,中国个人和社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通过行动让加拿大媒体、社会和政府了解虚假报道和真实情况。


她承认刻板印象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然而,加拿大从历史中了解到,公民有权受到法律保护,免受种族歧视,许多加拿大人也明确反对种族主义。中国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抵制种族主义。


除了网上请愿,陈晓蓓说,今后,华人社区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华裔加拿大人对加拿大抗击艾滋病的贡献。包括学术界在内,可以充分发挥双语优势和专业知识,促进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减少不负责任和扭曲的词语。

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陈晓蓓希望今后能加强与社区组织的合作,对新移民进行公民教育,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移民历史。


她说,今天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和保护是几代海外华人通过一系列抗议行动赢得的。“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结束)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加拿大华人学者:歧视、仇恨不能帮我们战胜病毒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