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60字,读完约12分钟

2020年2月10日,上海迎来了复工的第一天。面对COVID-19严重肺炎疫情,努力保持生产生活稳定有序,保障民生供应,打赢这场阻止疫情的战争已成为当务之急。光明乳业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有责任、有担当的乳品企业,是上海市民心中的一个重要“奶瓶”。如何在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之间取得平衡,已经成为公民心中的一大关切。《解放日报》记者上官参观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工厂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并记录了光明乳业最大工厂复工第一天的现场。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原始报告如下:

上海世界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工厂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今天恢复工作,数千名员工准时进入工厂工作。

目前,一是全面防控COVID-19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二是确保在疫情期间不会失去的民生供给。如何踩上这个“跷跷板”和“两手都要硬”,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的考验。

2月10日,《解放日报》的上官记者进行了实地考察。

为安全起见:公共汽车轮胎经过消毒,并喷洒了滴水

8点,一辆载有40多名工人的班车正要进入工厂大门,立即被两名保安拦住。

在检查了车上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和早上的体温检查记录后,保安开始用消毒喷雾器对车外进行消毒,并一直喷洒到轮胎变湿并开始滴漏。

这还不是全部。班车刚刚停在工厂的停车场,一群工作人员上前引导车上的人一个接一个下车,保持足够的间隔互相排队,等待工作人员用测温枪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没有异常后才允许上岗。

记者注意到,由于班车内温度明显高于车外温度,一些刚下车的员工脸部发烫,导致温度测量值异常。工作人员让他单独等一会儿,然后再检查。

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员工骑着轻便摩托车去上班。考虑到他们额头的温度因风而降低,测温枪瞄准了他们的手腕。如果手腕也是“冷”的,则测量颈部,以确保不会漏掉体温异常的人。

上班前,每个员工都必须洗手并戴上口罩。关键岗位上的人员要全副武装——帽子、手套、工作服和鞋套,没有一样东西就不能上岗。

10点30分,食堂开始营业,第一批员工开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高峰用餐顺序在食堂用餐。

吃完饭后,每张四人桌只有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角。在整个食堂里,除了一些人吃饭时发出的点餐声,没有人说话,只有筷子的声音。

一些员工还主动将打包好的饭菜带到办公室消费,或“点外卖”,并要求食堂员工将盒子推到门口。

记者注意到,送来的饭盒事先由专人用食品袋包装,袋口扎得很紧。送餐人员只用手触摸食品袋的底部,将饭盒递给用餐者,并提醒用餐者用手拿走饭盒。这样,用餐者就不会触摸到送餐人员触摸到的地方。

保护员工:在新的一年里,上海要多保留30%的员工

“新年的第三天,员工将返回上海。如果在自我隔离期间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经领导审核并签署健康承诺书后,两名员工明天应该可以工作。”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鲜奶灌装车间主任倪志清告诉记者,鲜奶灌装车间的52名员工已经离开上海回国过年,目前已有40人返回上海,处于不同的自我隔离时期。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倪志清表示,很多员工都有重返工作岗位的强烈愿望,但即使人手不足,工厂也会强迫春节后返回上海的员工隔离14天,只有那些确认并承诺身体健康的员工,经过几道审批手续后才能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每个团队都有专门的微信群和报告系统。员工的最新身体状况和位置,以及他们的建议和问题,可以及时掌握。”倪志清表示,最近工厂员工宿舍进行了较大调整,健康的上海员工在新年期间将尽可能“挤”进一个房间,对于回上海后找不到立足之地自我隔离的员工,将提供尽可能多的特殊房间,“一人一间”。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对于那些由于自我隔离而生活不便的员工,工厂食堂还提供一日两餐的免费送餐服务,由专人携带,放在门口的箱子里,挨家挨户地送。送货人员离开后,自我隔离的员工出来接他们。

倪志清承认,即使没有疫情,春节后的用工荒也是很多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难题,所以提前计划真的很重要。早在新年前两周,该厂就采取了“留职计划”,通过增加加班工资、食堂免费用餐、定制班车服务和其他“保暖”措施,鼓励部分员工在新年期间留在上海。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结果表明,这一举措非常有用。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今年留在上海过年的员工人数比往年增加了30%左右,这大大缓解了春节期间和节假日后疫情造成的用工荒。

保证供应:鲜奶持续供应,奶农不用担心

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厂,日产鲜奶产品400多吨,承担着保障上海乃至全国民生供应的关键任务。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人们打破一滴牛奶。复工后,人力资源更加丰富,我们更有信心!”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执行副厂长何透露,今年第四、六天,受疫情影响,市场上“牛奶难找”,迫使工厂在最短时间内将鲜奶产品的产能从400多吨/天提高到700吨/天,这是工厂成立以来的空前高峰。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因此,考虑到多年前常温乳制品的高生产率和大量库存,工厂主动紧急暂停相关生产线,并向鲜奶生产线部署了所有员工,从而及时稳定了鲜奶市场的供应。

“企业是民生的关键供应保障单位。他们在春节期间继续供应,并保持充足的人力。加上保持领先的计划,这一挑战最终将顺利通过。”何郭波说,最近,对鲜奶的需求已经变得合理,工厂的鲜奶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超过400吨/天。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复工后,光明乳业坚持“不拒绝一滴牛奶”,以保持奶源市场的稳定,同时确保普通人的食品篮中不缺牛奶。

“一般来说,牛奶来源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5%,但现在是一个非常时期,而另外35%的成本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常温牛奶等终端产品的销售也遇到了很大阻力。”光明乳业副总裁本敏(Ben Min)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常温乳制品在全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下降了50%以上。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不过,她强调,光明乳业将坚定地保持奶源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稳定,成为奶农和普通百姓的后盾,即使成本更高、销售更困难。

据报道,光明乳业近期将通过打折、购买礼品等活动惠及消费者,并进一步开放销售终端。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光明“随意订购”还将推出蔬菜订购服务。复工后,3,000多名奶人将全面保障鲜奶和农产品的配送服务。

简介:2020年2月10日,上海迎来了复工的第一天。面对COVID-19严重肺炎疫情,努力保持生产生活稳定有序,保障民生供应,打赢这场阻止疫情的战争已成为当务之急。

2020年2月10日,上海迎来了复工的第一天。面对COVID-19严重肺炎疫情,努力保持生产生活稳定有序,保障民生供应,打赢这场阻止疫情的战争已成为当务之急。光明乳业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有责任、有担当的乳品企业,是上海市民心中的一个重要“奶瓶”。如何在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之间取得平衡,已经成为公民心中的一大关切。《解放日报》记者上官参观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工厂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并记录了光明乳业最大工厂复工第一天的现场。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原始报告如下:

上海世界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工厂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今天恢复工作,数千名员工准时进入工厂工作。

目前,一是全面防控COVID-19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二是确保在疫情期间不会失去的民生供给。如何踩上这个“跷跷板”和“两手都要硬”,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的考验。

2月10日,《解放日报》的上官记者进行了实地考察。

为安全起见:公共汽车轮胎经过消毒,并喷洒了滴水

8点,一辆载有40多名工人的班车正要进入工厂大门,立即被两名保安拦住。

在检查了车上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和早上的体温检查记录后,保安开始用消毒喷雾器对车外进行消毒,并一直喷洒到轮胎变湿并开始滴漏。

这还不是全部。班车刚刚停在工厂的停车场,一群工作人员上前引导车上的人一个接一个下车,保持足够的间隔互相排队,等待工作人员用测温枪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没有异常后才允许上岗。

记者注意到,由于班车内温度明显高于车外温度,一些刚下车的员工脸部发烫,导致温度测量值异常。工作人员让他单独等一会儿,然后再检查。

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员工骑着轻便摩托车去上班。考虑到他们额头的温度因风而降低,测温枪瞄准了他们的手腕。如果手腕也是“冷”的,则测量颈部,以确保不会漏掉体温异常的人。

上班前,每个员工都必须洗手并戴上口罩。关键岗位上的人员要全副武装——帽子、手套、工作服和鞋套,没有一样东西就不能上岗。

10点30分,食堂开始营业,第一批员工开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高峰用餐顺序在食堂用餐。

吃完饭后,每张四人桌只有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对角。在整个食堂里,除了一些人吃饭时发出的点餐声,没有人说话,只有筷子的声音。

一些员工还主动将打包好的饭菜带到办公室消费,或“点外卖”,并要求食堂员工将盒子推到门口。

记者注意到,送来的饭盒事先由专人用食品袋包装,袋口扎得很紧。送餐人员只用手触摸食品袋的底部,将饭盒递给用餐者,并提醒用餐者用手拿走饭盒。这样,用餐者就不会触摸到送餐人员触摸到的地方。

保护员工:在新的一年里,上海要多保留30%的员工

“新年的第三天,员工将返回上海。如果在自我隔离期间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经领导审核并签署健康承诺书后,两名员工明天应该可以工作。”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鲜奶灌装车间主任倪志清告诉记者,鲜奶灌装车间的52名员工已经离开上海回国过年,目前已有40人返回上海,处于不同的自我隔离时期。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倪志清表示,很多员工都有重返工作岗位的强烈愿望,但即使人手不足,工厂也会强迫春节后返回上海的员工隔离14天,只有那些确认并承诺身体健康的员工,经过几道审批手续后才能重返工作岗位。

“我们每个团队都有专门的微信群和报告系统。员工的最新身体状况和位置,以及他们的建议和问题,可以及时掌握。”倪志清表示,最近工厂员工宿舍进行了较大调整,健康的上海员工在新年期间将尽可能“挤”进一个房间,对于回上海后找不到立足之地自我隔离的员工,将提供尽可能多的特殊房间,“一人一间”。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对于那些由于自我隔离而生活不便的员工,工厂食堂还提供一日两餐的免费送餐服务,由专人携带,放在门口的箱子里,挨家挨户地送。送货人员离开后,自我隔离的员工出来接他们。

倪志清承认,即使没有疫情,春节后的用工荒也是很多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难题,所以提前计划真的很重要。早在新年前两周,该厂就采取了“留职计划”,通过增加加班工资、食堂免费用餐、定制班车服务和其他“保暖”措施,鼓励部分员工在新年期间留在上海。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结果表明,这一举措非常有用。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今年留在上海过年的员工人数比往年增加了30%左右,这大大缓解了春节期间和节假日后疫情造成的用工荒。

保证供应:鲜奶持续供应,奶农不用担心

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液态奶厂,日产鲜奶产品400多吨,承担着保障上海乃至全国民生供应的关键任务。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人们打破一滴牛奶。复工后,人力资源更加丰富,我们更有信心!”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厂执行副厂长何透露,今年第四、六天,受疫情影响,市场上“牛奶难找”,迫使工厂在最短时间内将鲜奶产品的产能从400多吨/天提高到700吨/天,这是工厂成立以来的空前高峰。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因此,考虑到多年前常温乳制品的高生产率和大量库存,工厂主动紧急暂停相关生产线,并向鲜奶生产线部署了所有员工,从而及时稳定了鲜奶市场的供应。

“企业是民生的关键供应保障单位。他们在春节期间继续供应,并保持充足的人力。加上保持领先的计划,这一挑战最终将顺利通过。”何郭波说,最近,对鲜奶的需求已经变得合理,工厂的鲜奶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超过400吨/天。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复工后,光明乳业坚持“不拒绝一滴牛奶”,以保持奶源市场的稳定,同时确保普通人的食品篮中不缺牛奶。

“一般来说,牛奶来源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5%,但现在是一个非常时期,而另外35%的成本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常温牛奶等终端产品的销售也遇到了很大阻力。”光明乳业副总裁本敏(Ben Min)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常温乳制品在全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下降了50%以上。

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不过,她强调,光明乳业将坚定地保持奶源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稳定,成为奶农和普通百姓的后盾,即使成本更高、销售更困难。

据报道,光明乳业近期将通过打折、购买礼品等活动惠及消费者,并进一步开放销售终端。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光明“随意订购”还将推出蔬菜订购服务。复工后,3,000多名奶人将全面保障鲜奶和农产品的配送服务。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复工首日,光明乳业保障上海鲜奶不断供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