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0字,读完约5分钟
5172 原标题:茅台市值上涨443亿袁仁国因年事已高辞职
茅台市值增长443亿
前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李保芳因年龄原因辞职后接过了接力棒。业内人士认为,茅台将开发其系列葡萄酒。
《新京报》记者昨日获悉,茅台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已经调整。李保芳被提名为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5月7日,得益于茅台集团领导层换届的消息,贵州茅台在二级市场一路飙升,尾盘上涨近6%,其股价一度回到700元大关。截至收盘,贵州茅台上涨5.33%,至每股698.17元,市值增加逾443亿元。
茅台进入“李保芳时代”
《新京报》记者获悉,5月6日晚,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亦非在茅台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决定提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董事长的任免应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办理。如果李保芳最终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他还将担任茅台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
茅台股价昨日飙升。chansons Capital执行董事沈梦对《新京报》表示,茅台股价的上涨与大盘的上涨是一致的,这也包括领导层换届的刺激因素。随着袁仁国时代的结束和李保芳时代的到来,茅台作为国有企业和政府双重经验的继承者,将带来更多更新的发展理念。目前,茅台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可能是茅台寻求更大突破的瓶颈之一。
2015年8月,原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李保芳正式出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并被提名为总经理。至此,李保芳将担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长兼总经理五个职务,这也标志着茅台酒正式进入“李保芳时代”。
去年年底,李保芳在2017年贵州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表示,茅台应该居安思危,而不是居安思危。同时,他反复强调经销商应严格执行1299元/瓶的固定价格。经销商应该理性,严格执行新的价格法规,保持良好的价格秩序,而不是破坏目前的良好局面。
袁仁国因“年龄”辞职
茅台集团前董事长袁仁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确实会辞去茅台集团董事长一职,主要是因为他的年龄。
作为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茅台的业绩在过去几年里增长迅速。茅台2017年收入582.17亿元,同比增长49.81%,净利润270.79亿元,同比增长61.97%。数据显示,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主营业务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7年、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7.6%、58.19%和43.76%。
2013年,白酒行业陷入低谷,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14年和2015年,在白酒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茅台仍实现了正增长。茅台2016年和2015年的收入分别达到388.62亿元和326.59亿元。
纵观茅台过去20年的发展,公司的造血能力为股东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据统计,贵州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1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26.28亿元,累计分红超过436.49亿元(不含2017年分配的138.17亿元)。
不过,沈梦表示,除了茅台的主品牌,其他品牌和非白酒业务的发展并不十分光明。饮料行业分析师蔡表示,上任后也要平衡茅台的价格和政策,开发一系列名酒,真正实现人民的“国酒”,这也是茅台的一项重要举措。蔡认为,这次任命为茅台集团董事长,应该说是对实现茅台1000亿元的计划大有帮助。
■字符
袁仁国:执掌茅台17年
目前尚不清楚即将离任的董事长袁仁国将去哪里,但这位62岁的老人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此时离职被视为“成功后退休”。
40多年前,袁仁国进入当时的贵州茅台酒厂,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成为公司的管理层。袁仁国曾担任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车间主任、分公司秘书、厂长助理、副厂长兼党委委员、茅台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兼党委委员、贵州茅台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从2000年10月袁仁国担任贵州茅台董事长至今,已经有17年的历史了。
作为茅台多年的掌舵人,袁仁国茅台集团能够在白酒行业低迷时期保持良好表现。即使在2014年和2015年,国内白酒行业整体形势不佳,茅台集团仍能保持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
在袁仁国任职期间,他梦想超越“全球葡萄酒之王”帝亚吉欧。这个梦想也在去年四月实现了。去年4月,贵州茅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市值达到715亿美元,帝亚吉欧在伦敦上市的市值达到711亿美元。贵州茅台超过帝亚吉欧,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酿酒厂。
现在,茅台集团董事长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李保芳。在茅台集团工作了40多年的“老手”袁仁国将迎来新的生活,茅台也将迎来“李保芳时代”。(记者王紫阳)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茅台市值上涨443亿,袁仁国因年事已高辞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