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77字,读完约13分钟

最近,中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盈利措施,如降低电费、降低关税和免租金,并承诺不停电、不停气、不停机,以降低成本,增强各类企业恢复生产和恢复生产的信心,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增添动力。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元旦晚上10点,国家电网徐州电力接到江苏华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求助电话..为了全面恢复酒精生产和支持湖北,一台6300千伏安的变压器需要尽快送电。

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该企业的电力回收过程完成了,每天全速生产30吨无水酒精,并将其运往湖北抗击疫情。

北京急救中心负责运送COVID-19医院的肺炎病人和发热病人,最近在韩德楼南街64号建了一个救护车清洗消毒点。在北京城市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净化点迅速通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家电网公司履行了电力“先锋官”的职责,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实施了“30”服务,并承诺对资金不足的企业不停电。到目前为止,只有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的“30”服务惠及了近100家企业。

为了帮助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他们需要真金白银。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非高耗能大型工业企业和一般工商企业从2月至6月将降低电费5%。这意味着5000万企业可以减少电费590亿元。

“分阶段降低电力成本所涉及的所有电价都不会传递给发电企业等上游企业,也不会与政府收取的资金共享。”国家电网的全职发言人王砚方说。

在特殊时期,信息应用的支持对企业运营至关重要。运营商免费开通“云”服务,帮助企业集中生产,同时抗击疫情,并按下“加速按钮”恢复生产。

从2月18日起,中国电信向全社会免费提供了300人参加的“天一云会议”,从2月19日起,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免费云服务,并通过天一云办公室、防疫控制翼报告等信息产品,切实帮助企业实现了防疫和办公两不误。

中国联通开通免费云视频会议合作渠道,帮助相关企业安全有序恢复工作。

此外,三大运营商还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硬核”技术,为各行业恢复生产搭建坚实的后盾。

北京亦庄是由中国联通和中国建设集团创建的“5g智能网站”。“智能”系统不仅可以检测现场游客的健康状况,还可以远程检查口罩的佩戴情况,并联系专家指导施工问题。

中国移动为一些地方政府安装了云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将不同地区的商业代表聚集在“云”中进行投资合作,并完成了30多个在线合同。

三家运营商都推出了“非接触式”温度监控解决方案,已在机场、地铁、高速路口和全国其他地方投入使用。

面对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企业现金周转困难,一些中央企业主动减租、增加业务支持,以减轻中小企业的压力和负担,度过难关。

中电光谷是中国电子的一个附属工业园区,其园区内的自持物业预计将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中电光谷已为中小微企业减免了部分租金和服务费。

华润集团、保利集团、招商局集团等。春节期间,商场和商业项目的部分租金减免。华润万家的减租惠及全国14000家商户,减租金额为1.3亿元。

中国旅游集团下属的三亚国际免税城对商户实行免租金和物业费政策,该政策将持续到其正式恢复营业。

此外,一些中央企业积极尝试各种方式,帮助商户发展网上服务,拓展商户销售渠道,在特殊时期寻找新的商机。

华润置地灵活运用自媒体平台和多种外部平台规划“云购物”,跟进和组织租户门店在线客服和线下上门快递,推广“非接触式消费”。

保利商务与众多商家合作,在粉丝群中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网上购物服务。

为了解决商家缺人的问题,保利商业也加大了业务支持力度,号召商场暂时关闭的餐厅、餐厅、影剧院员工去超市工作,促进合作互补,实现“抱团取暖”。

无数的面具正朝我们跑来。

3月6日深夜,在中央企业熔喷布生产线现场直播中,数百万网民充当“云监督员”,一些网民哀叹

同日23时59分56分,在北京西郊,中石化燕山石化厂区,巨大的熔融喷嘴不断喷出白色纤维,瞬间凝结成白布。参与施工的各方600多名员工连续战斗了12天12夜。由中国石化和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横田集团共同建设的燕山石化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一次成功开工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熔喷布作为口罩生产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市场需求强劲。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医用材料专项工作组消息,截至3月6日24:00,中央企业熔喷布日产量达到约26吨。随着新生产线的建成投产,熔喷布的产量将在未来一周大幅增加,这将大大缓解供需紧张的局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央企业将继续加大努力,确保医用口罩等医用材料的供应。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提前48小时

12天内开启面膜产业链

流行病是命令。面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控物资的短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坚决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和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战时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2月7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组长彭浩,与生产口罩、防护服无纺布的湖北仙桃横田嘉华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新华继华集团旗下生产防护服的河北石家庄继华3502职业装公司连线。强调坚持质量第一,保持战时状态,满足防疫的迫切需要。我们应该密切注意生产的转变和转化,以扩大生产,并尽最大努力安排全部生产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熔喷布是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具有良好的过滤性、阻隔性、保温性和吸附性。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是生产医用口罩的重要原料之一。恒田嘉华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恒田集团的控股公司,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简称“恒田嘉华”)于1月26日(元旦)复工,并迅速改造5条国际先进的纺丝和熔融生产线以扩大产能,生产口罩过滤层、内外层无纺布等。,同时快速扩展掩膜生产线。目前,日产量已达110万件。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恒田嘉华迅速生产医用口罩

自2月20日以来,横田嘉华不顾产能损失,紧急改用熔喷过滤材料。目前,每天可生产约21吨bfe95及以上熔喷滤纸,可生产约2100万个医用口罩,居中国第一。从2月初至3月6日,已生产609.1吨熔喷布

与口罩的直接原料无关的中石化也参与了熔喷面料的生产。作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卫生原料供应商,中石化是口罩产业链中聚丙烯原料的上游生产商。为确保中游熔喷布价格稳定和下游口罩产品供应,中国石化决定按照SASAC快速增产的要求,全面介入熔喷材料、熔喷布和口罩的生产,以打通口罩生产的整个产业链。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2月24日,中国石化与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横田集团迅速合作建设10条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并安排中石化子公司燕山石化在半个月内建设年产14400吨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

半个月!这是火神山的建设速度。正常情况下,一个万吨熔喷布生产厂的建设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中石化燕山石化熔喷布车间施工现场

燕山石化迅速响应命令,连夜成立了由六个专业小组组成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和协调熔喷布的施工和生产准备工作。一个临时党支部很快在施工现场建立起来,四名党员突击队员冲到了最前线。

2月29日,主厂房设备基础浇筑完成,工程施工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成套设备车间有地下管道作业、地面土建工程、平台大型设备安装、空跨块吊装、桁架防腐及室内装饰施工...600名施工人员轮番上阵,整个工程进度得到控制,正常情况下3-5天的工作量在一天内完成。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3月1日,4名粉丝到场;

3月2日,升降平台就位;

3月3日,生产线核心设备安装成功。

3月4日晚,最后一台大型设备运抵现场,后处理系统连夜安装;

3月5日凌晨,熔喷布项目的设备安装完成;

3月6日深夜,经过40个小时的工艺调试和设备联运,熔喷布的生产流程提前48小时全部开启!

根据燕山石化的设计能力,每天可生产4吨n95熔喷布或 6吨医用平面膜熔喷布,满足120万个n95口罩或600万个医用平面膜[这宝贵的48小时意味着可生产1200万个医用平面膜原料。

中石化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包装产品

“在这种流行病中,前面的‘打鼾’需要面具和盾牌。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后方的材料生产,以保证前方的需要。”中石化发言人表示。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燕山石化分公司宏达研究所提供的熔喷布生产设备

负责提供项目设备的中国机械制造集团(SINOMACH)的大研究所(Grand Research Institute)长期专注于纺粘和熔喷非织造布的R&D和总承包,具有生产线技术水平和项目交付能力的优势。在本工程建设中,全体施工人员在战时24小时奋战在第一线,争分夺秒,把握进度,在非织造布成套设备建设上创造了重大突破。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增加供需对接

医用口罩的生产能力继续扩大

12天建成一个熔喷布生产厂——这是SASAC和中央企业在10天内把战争“流行病”的答案交给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又一个答案,霍山医院建成后,9天内每天生产4万套医用防护服,中央企业医用口罩的生产能力8天内提高了2.6倍。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SASAC及时督促有关中央企业抓紧组织相关产能的转换和扩大,并加大了生产的马力。

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国各种口罩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一个口罩难找”的局面有所缓解。2月29日,中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进一步缓解了口罩的供需矛盾。

其中,中央企业每天贡献约350万个口罩。中国机械制造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兵器工业集团、新华国际集团、中粮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从老军械库到石油公司,从大军需到粮油企业,在SASAC的推动下,各大中央企业紧急部署医用口罩生产线,努力供应医用物资,为防疫控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兵器工业集团的员工正在调试面罩机

同时,国资委紧急要求中央企业加大医用口罩机、防护服层压机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采取“多企业、多方案、多路径”的模式解决关键问题。截至3月7日,杭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通用技术集团和中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已累计完成574台层压机的制造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开发的造型机和其他设备正在大规模生产中

市场对供求变化最为敏感。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医用口罩原料熔喷布价格高企,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同时也存在制造商和中间商预期的口罩产能快速增长导致的囤积现象。

同时,熔喷布生产线投资巨大,技术含量高,设备安装复杂,对厂房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工人,这些都是制约熔喷布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然而,熔喷布生产设备及零部件供应商少,存在区域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对接不畅等现象。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为解决熔喷布、口罩等材料的供需不匹配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近日,在SASAC科技局和SASAC新闻中心的指导下,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公司运营的“企业复工复产供需对接平台”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上启动。从平台数据来看,面膜机和熔喷布的供需信息已经达到半个月前上线以来的最高水平:面膜机相关信息占35.5%,熔喷布相关信息占23.7%。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由“国家队”负责拍摄

缓解供需矛盾,确保供应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19日全国预防控制肺炎疫情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的重点工作,指出要按照疫情分类推进恢复工作和生产,大幅度提高防控疫情关键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优化防护物资配置。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已经采取行动。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资委高度关注我国防疫物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变化,引导中央企业主动弥补不足。

作为领导者,“国家队”的中央企业正在加快熔喷布相关生产线的布局。

中石化燕山石化熔喷布生产线施工现场

在北京,中石化燕山石化两条熔喷布生产线正在全面展开。在江苏,中石化仪征化纤八条熔喷布生产线正在加速准备,预计将于4月中旬完工投产。十条熔喷布生产线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生产完成后,医用口罩用熔喷布日产量可达18吨,可加工成1800万张医用平面膜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中国石油最近与其合作伙伴达成协议,形成熔喷布的生产能力。2月29日,第一批熔喷面料通过测试后抵达抚顺石化。据中石油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组建兰州石化和辽阳石化四条生产线,并与两家企业合作形成一定的熔喷布产能。预计中国石油熔喷布产能将达到一定规模。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中国石油面具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

此外,招商局健康产业(蕲春)有限公司结合自主研发的艾蒿抗菌无纺布,迅速组织了口罩和防护服生产线。截至3月6日,累计生产和供应超过100万bfe99一次性口罩和6万kn95医用防护口罩。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医用材料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s2/】将加大引导力度,引导相关中央企业加快生产线建设,尽快投产,做好生产调度,确保生产稳定,扩大熔喷布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进一步扩大口罩等防疫材料的生产,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s2/]

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央企业让利“抗疫”助推复工复产、国资委助力解决口罩原料紧缺问题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