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新闻背景: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到升级换代的“成熟期”——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发展25年
1991年,中国与东盟启动对话进程,拉开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序幕。
1996年7月,东盟外长一致同意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中国首次参加了当月举行的东盟与对话伙伴会议。
1997年12月,首届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双方应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新阶段。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对话与合作,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决定在2010年前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2003年10月,双方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黄金十年”。与此同时,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政治互信。
2004年11月,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定》、《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为中国-东盟如期建成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主要谈判。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同年10月,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宣布了深化双边合作的13项措施。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开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新“DIA十年”,并提出“建设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五项倡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和总理李克强分别访问东南亚,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即在深化战略互信的基础上,围绕经济发展的两个政治共识,推进政治、经济、贸易、互联互通、金融、海事、安全和人文七个领域的合作
2014年9月,双方开始就升级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2015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关于修改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部分协议的议定书》,标志着双方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圆满结束。同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6年,中国-东盟庆祝对话关系建立25周年。今年也是新的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五年行动计划的开始。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生效。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90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机遇。合作正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加速向升级换代的“成熟期”发展。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发展25年历程 迈入提质升级成熟期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