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东盟10国领导人对话关系25周年庆典,并与老挝总理、东盟主席童伦、新加坡总理、中国-东盟关系协调人李显龙一起切块。随后,李克强出席了中国-东盟峰会(10+1)和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峰会(10+3)。在10+1峰会上,李克强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列为五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地位,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公开表示愿意与东盟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第一个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
“东盟领导人承诺加强区域合作”,据菲律宾《每日问询报》网站报道,东盟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与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东盟对话伙伴的区域合作。东盟峰会后,东盟领导人首次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了第19次中国-东盟峰会。新加坡《今日日报》(Today Daily)的标题为“东盟与中国采取措施缓解南海紧张局势”,东盟与中国就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遭遇规则》达成协议,各国还将设立高级外交官热线,以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新加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西蒙泰伊说:“这是一个发展的信号,表明各方都在采取务实的措施。北京不会放弃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无意避免局势升级,特别是避免因事故和误解造成的局势升级。”
《今日日报》报道称,李显龙在峰会上表示,此次纪念峰会的结果表明,各方都可以控制自己的分歧。他说,中国提议在明年上半年形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他深受鼓舞。谈到东盟和中国25年的历史,李显龙说,双方已经形成了牢固而广泛的伙伴关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几乎是所有东盟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与中国的年贸易额从25年前的80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3700亿美元。
7日下午,东盟峰会发表了主席声明。共有135项声明,强调合作,其中第121至128条涉及南海问题。与7月24日东盟外长会议发表的公报一致,该声明没有提及南海仲裁。声明除了对局势的发展表示严重关切,重申维护和促进南海和平与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外,还强调了加快就《南海行为守则》进行磋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声明欢迎首脑会议取得的两项重要成就,包括为高级外交官设立热线电话以处理紧急情况和通过《海上事故规则》。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了东盟的声明,标题是“东盟和中国承诺在南海实行克制”。香港《南华早报》的标题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海洋争端问题上取得进展”。
"这表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关系更加成熟."中国海洋学者刘枫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东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消除干扰,着眼大局,搁置争议,为在重要国际场合解决有争议的话题创造条件。不过,刘枫表示,南海问题远未完全平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美国和日本肯定会继续制造麻烦,试图阻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程。
【环球时报老挝特约记者白,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李振新慧】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与东盟合力为南海降温 各国将建高官热线应对紧急事态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1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