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0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返乡潮的到来,“买不到口罩”仍然是上班族的一个问题。
在天猫、JD.com、苏宁和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上,消费者仍然可以用灵巧的手或好运抓住一些正规医疗器械制造商发行的口罩。
在更秘密的个人渠道,如微型企业,医用口罩会不时出现,但价格普遍昂贵。
疫情爆发后,为了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正常使用,口罩作为医疗用品被纳入政府直接管理体系。1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织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做好防疫复工和排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通知》规定,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迅速组织生产与疫情相关药品的地方医药企业恢复生产。同时,国务院负责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合防控机制物资保障组统一管理和调配防控物资。
在这种情况下,高价口罩如何流向市场?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制造商实际上并不赚钱
春节后,原本打算捐钱的陈明(化名)决定自己制作面具。
他和许多朋友筹集了200万元人民币,并在广东的一个城市建立了两条口罩生产线。决定转产后,他花了100万元买了两台口罩机,因为他们主要生产医用外科口罩,他们需要建立一个10万级以上的洁净车间,同时,他们需要配备一个实验室,对生产的口罩进行抽查,以确保质量。"建造一个无菌车间并购买相应的设备需要大约50万英镑。"

"从公司注册到正式投产只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陈明透露,由于是一家生产医用材料的企业,注册公司已经通过了绿色通道,完成所有流程只需一天左右。生产出口口罩样品后,经相关单位检测,口罩质量达到标准,并立即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

目前,他们总共有50名工人在装配线上工作,平均日产量约为20万。“工厂有相关政府职能单位的人员24小时值班。每次生产一批口罩,都是直接拿走,统一调配。”陈明说。
2月7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表示,对于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口罩等生产企业。,为增加生产能力而购买设备,最高奖励可达购买金额的80%。
“这种补贴在50%到80%之间,每个地区的政策也不同,但不清楚何时给予这种补贴。”陈明说。
地方政府征用的口罩以成本价支付给陈明。然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而原材料价格也开始飙升。
在口罩稀缺的背景下,有不少新的制造商进入这个行业。据第三方平台天空调查统计,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国3000多家企业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业务范围内拥有新型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据陈明介绍,随着口罩成为必需品,口罩的价格也在上涨,从一年前的10万套上升到现在的50万套,一些供应商甚至将价格提高到了100多万套。
“作为生产口罩的主要原料之一,2月12日熔喷布的价格是每公斤35元,一周后变成每公斤290元。”陈明说,在特殊阶段返工的工人的工资比平时高,这导致口罩的生产成本比以前高几倍。
“过去生产医用外科口罩的成本不到0.2元,现在可能需要1元以上。”陈明说,如果政府以成本价购买所有这些产品,制造商实际上可能会赔钱。
对冲损失,一些面具流向市场
为了对冲损失,正规制造商不仅满足政府采购,还自己销售一些口罩。
界面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互助小组”的微信群,在那里人们仍然每天分享集体购买口罩的信息。
记者以企业复工需要批量购买口罩为由,联系了中介,中介给记者发来了两家公司的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并说亲戚在公司的承包车间,一天总共可以送出四箱口罩。“这些口罩有官方印章、质量检验报告和送货单。你可以寄东航空分公司或SF快递。我们已经在工厂付了押金。”

曾在湖北某地方参与政府采购的张斌(化名)告诉interface记者,在政府统一管理之前,一些企业加班生产口罩是为了提取资金,在满足政府需求后,一些口罩通过网络渠道销售。
除了大工厂,大量的小面具作坊也处于这种状态。
“中国的口罩产量仍占世界总量的50%。面具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湖北仙桃和安徽桐城。著名的面具企业有20多家,湖北仙桃有3000家面具企业,是一个产业集群,但仙桃面具企业95%以上是出口的,家庭式小作坊生产一个工厂。”国家劳动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宏斌在接受《中国时报》采访时表示。

张斌说口罩是医用材料。疫情爆发前,国家严格控制其生产和经营许可。过去许多企业无法获得相关的完整程序,只能在小车间进行生产。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抗风险能力弱,所以他们会尝试自己销售一些口罩。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口罩主要是在海外购买或在小作坊生产的."深圳市星医药公司营销总监刘诚龙告诉记者,他们过去停靠的两个大工厂说他们没有办法供货,所以他们不得不寻找替代渠道。
价格正在下降
2月24日,在国务院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梁聪表示:截至2月22日,中国口罩日产量已达5477万只。与2月1日相比,增长了2.8倍。近20天累计生产口罩5.7亿个,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110%。
此前,据计算,当第二产业、医疗、交通和其他行业恢复工作时,每天将有2.38亿人需要戴口罩;如果我们全面恢复工作,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国内法人实体和个体户的总就业人口为5.33亿,每人每天至少需要5.33亿个口罩。

因此,对口罩的需求差距仍然存在。然而,在陈明看来,随着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控制,面具恐慌将逐步改善。
“现在高价的面膜机可能会在三月底达到原价,而那些炒面膜机的人将面临无法转售的局面。”陈明说。
住在北京朝阳区的王(音)发现,一些微型商业渠道的口罩价格已经下降。
她认识的微型企业开始积极销售口罩。目前韩国kf94的价格是23元1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价格是4.9元1个,订单是100个。虽然价格还是很贵,但两周前,同一个人持有的kf94的价格达到了32元,而后者的订单数量需要达到1000个。
深圳市海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诚龙表示,之前,由于口罩的销售在整个药店的销售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在疫情期间,需求巨大,导致供应短缺。然而,随着疫情的缓解,口罩的供应将会恢复。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高价口罩是如何流向市场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2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