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7字,读完约4分钟
侧影。中国新闻社记者王东明照片
中新网9月21日电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了“能源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方案”,将在浙江、福建、河南和四川省开展能源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试点地区可以在本地区全面开展试点项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若干城市开展试点项目,然后逐步扩大试点地区。
《试点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标,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通过探索和创新,在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任务上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制度性成果。在试点地区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监管体系、技术体系、配套政策和交易体系,促进能源要素更有效配置。
《试点方案》提出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科学合理地确定能源使用权指标
试点地区应根据国家下达的总能耗控制目标,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产业结构和布局、节能潜力和资源禀赋,合理确定各城市的总能耗控制目标。在总能耗控制目标的“上限”下,合理确定用能单位的初始能耗权。制定科学的初始能源使用权确定方法,区分产能过剩行业与其他行业、高能耗和非高能耗行业、重点和非重点能耗单位、现有产能和新增产能,实行分类指导。基准法适用于产能严重过剩和高能耗行业,即结合近年产量、行业能效“领跑者”水平和解决产能过剩的目标任务确定初始能源使用权;其他用能单位可以采用历史方法,即最近4年综合能耗平均值来确定初始能源使用权;结合节能评估评审制度,严格确定新增容量的初始能源使用权。鼓励生产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用能单位生产和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不计入其综合能耗。规范初始能源使用权确认行为,做到公平、公开、透明、有序,减少自由裁量权,建立纠纷解决机制。
-促进能源权利的有偿使用
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的主体是试点地区的用能单位,特别是重点用能单位。设计能源权有偿使用制度应兼顾公平和效率,平衡现有产能和新增产能的利益,有利于鼓励先进,促进结构调整和能源要素的有效配置,同时又不显著增加现有企业的负担。配额内的能源使用权主要是免费的,超过配额的能源有偿使用。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应当专项用于本地区节能减排及相关工作的投资。
——建立能耗报告、审核和验证制度
在试点地区,要制定和发布能耗报告、审核和验证指南及标准等技术规范,明确能耗统计、计量和计算的范围、方法、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能耗数据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制定审计机构管理办法,公布机构名单,规范机构行为,建立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平台。用能单位年度综合能耗通过自评、第三方审核、政府抽查(核查)等方式进行确认。用能单位和审计机构应当对出具的能耗报告和第三方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阐明交易要素
交易实体一般是试点地区的用能单位,对总能耗和强度具有“双重控制”的其他目标责任实体也可被选为交易实体。交易主体可以在交易市场上交易其持有的能源使用权指数。交易的目标是基于吨标准煤的能源使用权指数。能源使用权指标每年清算一次,出售的能源使用权从当年或上一年度的能源使用权指标中扣除,但不影响下一年度的能源使用权指标;购买的能源使用权计入当年或上一年度的能源使用权指标,但不计入下一年度;剩余的能源使用权指标不计入下一年度。
——完善交易体系
交易应当登记,交易主体应当在交易所开立交易账户。交易活动所需的登记、交易和结算系统及软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确保交易活动安全、可靠、方便。研究推进能源使用权交易平台与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有效衔接。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试点地区要制定能源使用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交易规则和程序,完善交易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及时发布能源使用权供求信息,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使用权的初始交易价格将由试点地区决定。随着市场的发展,它将逐渐过渡到由交易方的叫价拍卖方式形成的交易价格。探索设立交易调节基金,引导市场预期,在交易初期带动市场,稳定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维护市场秩序。
——落实公约实施机制
试点地区应建立奖惩机制,确保责任主体及时履行义务。公布用能单位的业绩,树立履行社会责任单位的良好形象,曝光拒不履行的单位名单。加大处罚力度,将拒绝履行合同的单位纳入不可信任企业黑名单,纳入当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与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探索对严重不可信主体实施跨部门联合处罚,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发改委:将在四省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