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4字,读完约3分钟
山西焦煤集团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647万吨,下降12.4%;1-7月,阳煤集团原煤产量下降560万吨,下降13.85%。今年以来,我省(山西,下同)煤炭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已初见成效: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连续三个月下降20%以上;全省煤炭产量同比下降6881万吨,下降14.9%,比全国下降5.2个百分点。

日前,省政府正式下发文件,确定了2016年化解我省煤炭产能过剩的任务。8月3日,我省召开会议,推进钢铁、煤炭产能过剩化解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与8个市、6个大集团签订责任书。
政策体系已经完成。4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供煤侧结构改革实施意见》,随后,各领导单位出台了32项配套实施细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供煤侧结构改革政策体系。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在体制机制上“动刀子”,在产量和产能无序扩张上“踩刹车”,通过科技创新弥补不足。

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和严格控制产能和增量,依法淘汰和关闭一批煤矿,重组和整合一批煤矿,减少和置换一批煤矿。煤炭企业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生产制度,对16个未履行审批手续就组织生产建设的煤矿采取停产建设措施,对国有重点煤炭集团所属207个重组整合矿井停止生产建设,并按276个工作日重新确认煤矿生产能力,确保合法合规生产。

确定目标、任务、自我加压。山西省不遗余力地遏制煤炭生产和产能的无序扩张,其实施细则在许多方面都比国家政策严格:按276个工作日计算,年生产能力减少1.4548亿吨。就去年的产量而言,这个数字相当于山东省一年的原煤产量。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省原煤产量几乎是内蒙古、陕西、安徽和河南省的总和,占全国总产量的37.3%。

加快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改革。今年6月初,作为改革试点之一的晋能集团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整合,拉开了山西煤炭企业重组的序幕,成为山西煤炭供应侧结构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关闭山西焦煤集团白家庄矿和六安集团石圪节矿的试点工作按计划启动。我省还组织杨梅、六安、金煤集团积极研究探索全省无烟煤销售新机制,推进煤炭现货交易试点改革,强化服务功能,扩大煤炭销售。

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煤炭发展政策环境,加强煤炭安全、清洁、高效生产和消费,加快煤炭行业科技创新步伐,切实解决就业保障、转岗培训等民生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通过综合措施,全省煤炭价格回升,煤炭市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省推进供煤侧结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煤侧结构改革,全面落实《实施意见》和32条配套实施细则,特别是围绕减容、降产、保增长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年完成2000万吨减容。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山西煤炭供给侧改革成效初显 原煤产量连续3个月下降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0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