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的石油质量显著提高(日经指数)

《日本经济新闻》最近撰文“抱怨”中国的原油不仅增加了出口,而且显著提高了质量,严重冲击了“日本优质石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国的原油和日本的优质石油可能不得不展开“近距离战斗”,以赢得客户和占领市场。以下是日本媒体的全文:

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亚洲的石油产品市场已经恶化。一个原因是,2015年下半年后,中国对亚洲的石油产品出口大幅增加。6月,中国出口422万吨石油产品,创历史新高。2016年1-6月,出口总量为214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5%。目前,轻质油从产品价格中减去原料价格的利润约为每桶8美元。2015年上半年,轻油的平均利润超过每桶14美元,但现在利润缩水了约一半。

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石油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日本石油公司非常重视出口,以确保利润和解决国内积压。然而,现状让日本石油公司陷入困境。此外,中石油[0.00%资本研究报告]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与日本不相上下,成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因素。日本轻油质量更高,交易价格更高,但由于中国制造商的崛起,“日本优质油”也遭遇了危机。

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日本石油公司对中国被称为“茶壶”的小型独立炼油厂的崛起尤为警惕。茶壶炼油厂出口的石油产品增长迅速,质量逐步提高。

大约在2015年6月,中国政府允许独立炼油厂进口石油,条件是汽油和轻油的含硫量低于标准值。日本东然通用石油公司表示,“独立炼油厂的原料已经从重油转变为原油,汽油和柴油的生产比例已经提高。”

此后,中国政府于2015年12月签发了出口许可证。因此,中国的石油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茶壶炼油厂提炼的汽油和轻油无法在中国国内市场完全消化,剩余的石油产品涌入亚洲市场。

由于中国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法规,中国石油产品的质量正逐渐接近日本石油产品的质量。在获得原油进口许可证之前,“茶壶炼油厂”一般从俄罗斯等地进口高含硫量的重油进行炼油。石油产品的高硫含量和劣质油品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获得原油进口许可证后,“茶壶炼油厂”可以进口阿曼原油和俄罗斯低硫原油,其石油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

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除了原料从重油转化为原油,炼油厂的设备也发生了变化。东方燃气石油总公司表示,“随着中国国内石油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炼油设备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中国出口的石油产品质量已逐渐达到日本(世界最高质量)的水平。

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伊藤研究咨询公司的代表伊藤民先认为,“日本出口的轻油含硫量相对较低,所以交易价格相对较高”,但他也指出,随着中国石油产品的升级,这种“日本优质石油”可能无法持续。

Jx能源表示,“2015年底后,中国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口高质量的轻油”,这与日本产品在亚洲市场形成了竞争。虽然“日本优质石油”正面临危机,但日本石油公司采取的应对策略只是“关注市场状况,向有利可图的领域出口”。

jx能源执行董事华表示:“计划8月份出口89万升,同比增长13万升。主要为喷气式飞机原料轻油”。主要石油公司计划积极向亚洲出口轻油。然而,亚洲市场的石油产品供应超过需求

。8月初,新加坡的石油产品库存同比增长近1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每桶约8美元的轻油利润可能会因供过于求而进一步减少。伊藤敏贤指出,“如果利润下降到每桶5美元左右,包括轻油在内的石油产品的出口将越来越严重。”由于中国出口的石油产品对亚洲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对茶壶精炼厂的关注越来越高。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日媒抱怨:中国原油品质赶上日本 中日面临“贴身肉搏”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