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3字,读完约7分钟

中新网8月4日电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等级评估办法》,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对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企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遵守劳务派遣规定的情况,对企业守法诚信水平进行评估,分为甲、乙、丙三级。依法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因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等限期整改指令的,它属于丙类..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负责人就《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水平评价办法》答记者问

问:《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水平评价办法》颁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评级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对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评级的评价。开展劳动保障合规信用评级评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鼓励和惩处失信行为是基础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信用档案”,对劳动保障守法信用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2003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劳动保障信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3〕21号)。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建立劳动保障信用体系的规范性文件,积极探索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等级评估,有效提高了劳动保障监察的针对性和执法效率。但是,仍有一些地区尚未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发达地区也存在制度不完善、不统一、评价不充分等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明确要求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定方法, 《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和完善失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社会信用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背景下,我部制定了《企业劳动保障守法信用等级评估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问:制定《企业劳动安全合规信用评级办法》的意义是什么?

答:《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针对性和执法效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对象涵盖所有用人单位。目前,中国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约有2.8万人。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国有4364.8万雇主,包括个体工商户。平均而言,每个劳动安全监督员要监督1500多个雇主,基层监督和执法人员短缺。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力量难以满足执法任务的需要。通过评估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合规信用水平,实施分类监管,重点关注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频发和高发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保障监督执法,有利于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效率。二是督促各类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树立守法诚信形象,促进劳动保障法制环境建设。三是有利于加强事后监督,落实中央简政放权、整合管理、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减少对企业执法的干扰,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评估企业守法诚信水平的依据是什么?

答:根据《办法》,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评级由当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权限,每年进行一次,具体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织实施。根据《办法》,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评级主要依据劳动保障监察等相关工作,如日常巡查、书面材料审查、举报投诉调查、专项检查等获得的上一年度信用记录。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会单独组织评估企业守法诚信水平的活动,这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依据包括:(1)企业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二)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三)遵守劳务派遣规定;(四)遵守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五)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规定;(六)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七)职工工资支付情况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八)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九)其他符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问:企业的劳动保障在多大程度上遵守法律?

答: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能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但仍有少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企业劳动保障守法信用评级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确定劳动保障监管执法重点。《办法》第七条将企业劳动保障守法信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具体分类标准如下: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未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受到查处的,评为甲级;企业因劳动安全违法行为受到查处,但未被列入丙类,被评为乙类;《办法》具体列举了丙类的几种情况,符合所列情况之一的,属于丙类:因劳动安全违法行为被查处三次以上(含三次);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或者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因童工、强迫劳动等严重劳动安全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拒不履行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无理抗拒或者阻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因违反劳动保障被追究刑事责任。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问:《办法》中对这三类企业有哪些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

答:《办法》根据企业劳动安全合规性和信用评级的评价结果,规定了分类监管措施,主要是相应增加或减少日常检查的频率。对于评为甲级的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适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的日常检查频率。对于乙级企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检查的频率,督促其尽快纠正违法行为。对丙级企业,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同时,对于C级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还将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约谈,督促其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此外,《办法》还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还应与工商、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等部门及其他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对企业实行失信共同激励和失信共同惩罚。

问:在各地实施守法信用评级体系需要做些什么?

答:《企业劳动保障合规信用等级评估办法》将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地方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高对开展企业守法诚信水平评估的认识,这是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基础性工作。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第二,要根据《认真学习理解办法》的内容,积极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第三,完善相关的等级评估制度。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办法相关规定的实施,切实规范和完善地方守法信用评级体系,并制定评估实施细则,确保企业劳动保障守法信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劳动保障“两网”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劳动保障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劳动保障守法信用评级评估效率。

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人社部: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被查处3次信用等级为C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