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晓雨)尽管中国官员做出了努力,但在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姻”遭遇了诸多尴尬。
2016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投资低迷的情况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被视为拉动投资、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有效渠道,受到了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
各部委频繁“扩大招聘”:在包括财政部、科技部在内的20个部委宣布将联合启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的申请和筛选后,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近日主持召开了ppp工作推进会议,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出击。
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为ppp搭建“平台”。山西省提出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财政补贴、贷款利息补贴等形式为ppp项目提供补贴。作为中国第一批ppp试点省份,湖南甚至将目光投向海外,在香港引进了5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近850亿元。根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共有8000多个ppp项目投入使用,总投资9.3万亿元。
然而,在兴奋的背后,有很多尴尬。最突出的是,ppp项目的落地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叫好不叫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22日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ppp立法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这一困境与缺乏法律直接相关。
目前,我国关于ppp的法律法规大多由部门和地方制定,法律效力不高。然而,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期限很短,为10年,很长,为30年。如果这样一种长期的合同关系要持续下去,没有一个成熟的法律体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山东省财政厅的一名官员透露,由于缺乏法律,许多私营企业对参与ppp项目存在疑虑。“如果发生纠纷,我担心我不能依靠纸质合同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地方政府对ppp理解的“偏差”也是ppp被忽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许多地方政府将周期长、投资大、利润低的公益项目推向社会资本,并把有营业收入的项目作为自己的项目。
"仅仅把ppp作为一种公共福利事业的融资方式是违背ppp精神的."财政部法律法律司副司长赖永田表示,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合作的“联姻”,而不是融资的“一次性出售”。
第二个尴尬是,政府大力推进ppp的初衷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拓宽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购买力平价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私人资本。
一些企业家此前表示,各地高质量的ppp项目基本上被国有企业垄断,民营企业投资ppp项目难度较大,获得好项目难度更大。
用赖永田的话说,社会资本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这种情况与国有企业的实力高于民营企业有关。然而,考虑到私人投资的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中的一个主要问题,ppp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财政部副部长刘坤近日表示,要打通民营企业参与的渠道,让民间投资真正有效地通过ppp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市场。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经济观察:中国“PPP热”的冷思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