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0字,读完约3分钟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幕,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做出反应。在消费升级和文化领域热门知识产权概念等因素的推动下,主题公园产业逐渐活跃起来。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主题公园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还不完善,未来将会有一个大development/きだよ/room。
主题公园变热
随着影视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熊出没”等本土影视动漫知识产权已经孵化。作为一个源于影视和动画知识产权的产业,主题公园被激活。
奥菲动漫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主题公园是公司积极关注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泛娱乐生态系统”的同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创新模式。奥菲动漫主要从事玩具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子公司参与动漫影视的制作和发行以及动漫图书行业,方便公司涉足主题公园行业。
凡塔维尔德欢乐世界是华强凡塔维尔德旗下的一个主题公园,经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真人秀节目中。公司消息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熊出没”是公司自己的知识产权,属于华强芳特集团旗下的芳特动漫产品。围绕“熊出没”,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情况良好。“熊出没”ip已经从动画变成了大屏幕。根据伊恩的数据,动画电影《熊心归来》由乐视影业发行,总票房为2.88亿元。
华谊兄弟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华谊兄弟品牌授权和现实生活娱乐已经完成了16个项目的签约。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已经开园,其收入包括前期项目确认时的品牌授权费、项目运营期间的品牌授权费、管理服务费和股权投资收入。
此外,宋诚演艺和大连圣亚等公司也在规划主题公园业务。其中,宋城演艺已从主题公园景区运营商逐步转型为贯穿整个文化娱乐产业链的平台公司;大连圣亚表示,镇江神奇海洋世界项目的基石已经完成。该公司还拥有两个海洋主题公园,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和哈尔滨圣亚极地公园。
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
在主题公园行业,迪士尼的商业模式成熟,收入来源多元化,包括影视节目、旅游产品、玩具、纪念品、书籍、软件游戏等衍生业务的开发和制作。
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衍生产品业务在迪士尼收入中的比重从38.71%上升到41.62%,在运营利润中的比重从23.35%上升到33.48%。据业内人士透露,迪士尼的机票经济仅占总收入的33%,而其他如餐饮零售、邮轮套餐和酒店住宿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熟的商业模式有助于酒店、餐馆、商业、运输和产业链中其他领域的公司提高业绩。锦江股份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该公司浦东、浦西中心城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周边的酒店价格上涨了20-50元,而5公里以内的酒店价格上涨了300元,主题房价格达到了500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主题公园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上市公司对主题公园产业的布局仍处于探索阶段,周边产业链和配套设施的发展有待完善。总的来说,消费升级、高质量ip增长等因素给了主题公园很大的发展空间。记者蒋洁琼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消费升级与IP推动 主题公园产业走热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