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7字,读完约6分钟

一位从民用航空系统起家的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前没有哪个部门愿意负责无人机领域,但现在每个人都在竞争。例如,无人驾驶飞行器属于民航管理局,而空领域的安全涉及空军方,工业政策涉及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其他部门,如公共安全部,涉及公共安全部,具体的工业应用也涉及其他部门。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三月中旬的一天,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59岁的农民田正在用无人机给小麦喷洒农药。他花了3万元从当地一家农药公司买了这台机器。

即使是在农村长大的老挝人,无人驾驶飞行器也不再是一种新工具。无论是登山、马拉松、婚礼还是农村,你都能听到无人机的声音。在假期,无人机已经成为流行的时尚礼物。

一些机构预测,到2020年,无人机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尽管无人机市场乐观,但其市场监管、行业准入和产品规格都处于空白色时期。如何使市场在适度监管下自由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和众多参与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商界人士认为,中国无人机监管政策正处于一个纠结而敏感的时期。最近,关于无人机监管政策的信号时有出现,这很难区分真假,但它总是会引起市场波动。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低阈值

随着无人机飞进普通人的家中,无人机项目吸引了大量企业家,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老张是北京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他正在考虑购买一架消费无人机来拍摄户外越野跑步的视频。打开淘宝网,输入“UAV”,你可以找到14万种产品。这些类别令人眼花缭乱,价格从几千万到几百万不等。

一些专业人士提醒说,互联网上有很多模型飞机产品,都是打着无人机的招牌销售的。

根据一般定义,无人机是一种动力驱动、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飞机空装置。从无人机的下游应用场景来看,可以分为两类: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可以分为军用(包括警用)和民用。

老张打算买某个品牌的无人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卖得很好。价格大多在5000到10000元之间,许多单一产品已经售出5000多台。是否下订单,他担心无人机的操作门槛,并考虑在北京哪里安全飞行。

相对而言,山东农民的老田没有那么受关注。买回家后,我花了半天时间才学会,然后开始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展示如何在麦田里喷洒杀虫剂。其无人机的卖家是一家当地企业,该企业不仅销售化肥和农具,还销售自己的无人机,并教农民使用 。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无论是老挝人还是卖方,在他们看来,无人机操作和生产技术的门槛并不高。不同的制造商和运营商对无人机的技术门槛和飞行门槛有不同的看法。

在许多投资者眼中,没有技术含量的假冒无人机产品太多了。在一个投资者的晚宴上,一家机构的负责人说,他要去河南看一个大学生的无人机项目,但在他结束之前,投资界的几个同行提醒自己要小心,以免徒劳无功。

他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在很多无人机项目中,就像当年制造手机一样,有些人在一个小屋里随便组装一个产品,说他们有无人机的核心技术,然后包装炒作概念融资。

无人机的低门槛也受到了业内许多人的批评。无锡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现在生产无人机很容易,但很难说它能否进入市场并确保安全。

"现在缺乏行业标准,这导致了混合行业."据他预测,近年来将会有大量缺乏核心技术的无人机企业死亡。

缺少规格

根据中国航空空车主及驾驶员协会(以下简称aopa [/h/

中国也有“黑飞”被判刑的案例。2015年,北京郭尧星图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名员工在知道自己不具备无人机操作资格、不知道公司是否申请了空域名的情况下,进行了航空测绘,导致很多民航飞机避让和延误,因为“故障是危险的,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即便如此,无人机的“黑色飞行”仍是正常状态,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一家无人机公司的高管透露,关于即将出台的政策有各种媒体报道,其中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是相关机构的声音和炒作。

2016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空管理法规与标准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对深圳无人机企业进行了调研。据媒体报道,此次调查重点关注无人机安全风险、识别与跟踪、监管等问题,这意味着无人机监管法案将于今年内出台。

4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被调查企业,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次例行调查,并没有过多谈及监管方面的“实质性政策内容”。

上海的“政策”也引发了行业的波动。据当地媒体报道,2015年7月,“上海可能会在年内对无人机实施新规定:飞行120米以上必须持执照驾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报道中引用的消息来源来自上海航空空车辆模型协会领导的上海遥控飞行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而不是上海的官方消息。目前,还没有关于这项“政策”的进一步消息。

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民用无人机领域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空通用航空使用民用无人机系统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民用无人机管理相关问题暂行规定》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法规大多是临时性和指导性的法规,具体的监管细节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用无人机监管体系。

一位从民用航空系统起家的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前没有哪个部门愿意负责无人机领域,但现在每个人都在竞争。例如,无人驾驶飞行器属于民航管理局,而空领域的安全涉及空军方,工业政策涉及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其他部门,如公共安全部,涉及公共安全部,具体的工业应用也涉及其他部门。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目前,国内无人机政策落后,监管缺位,低空空域开放缓慢,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是公认的事实。

就法律定义而言,目前没有关于民用无人机是否属于空航空设备的明确规定;在空领域管理方面,现有的相关文件缺乏具体流程,也没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只是笼统地解释了民用无人机在空领域的使用;就行业标准而言,没有统一和权威的R&D制造和设计标准。在行业管理方面,没有市场准入标准和法律法规。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