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8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8%,继续保持进出口双重下降的趋势。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4.4%。专家指出,当前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受国内外因素影响,外贸下滑,但也迫使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结构,推动全行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尽快培育新的贸易竞争优势。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外贸竞争的新优势和新动能也将不断积累。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导入和导出数据不理想

今年前11个月的外贸数据并不理想。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2.08万亿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进口9.37万亿元,贸易顺差3.34万亿元,增长63%。

在贸易方式上,前11个月,一般贸易出口增加,进出口比重上升,占中国外贸总额的54.2%,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1.6%,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前11个月,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3%;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2%;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8%;日本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1%。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民营企业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6.7%,比去年同期增长2.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6.5%。

高科技“中国设备”出口增加。据统计,前11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占出口总额的57.6%。纺织品和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衰落;进口方面,铁矿石、原油、粮食和成品油等主要商品进口增加,煤炭和钢铁进口下降,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明年的压力不会小

外贸下滑与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直接相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延生分析说,根据历史数据,在全球化时期,对外贸易的增长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如果全球化倒退,外贸数据将不会表现良好。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除了外部环境不佳,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结构转型阶段也非常相关,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入世研究所执行主任屠新泉认为,一是要素成本的增加,使我们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迅速下降。此外,整个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是商品贸易的一个不利因素。从长远来看,这种结构性转变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它将经历一个痛苦的贸易时期。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专家预测,如果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不能尽快改变,今年乃至明年的外贸压力将不会小。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预计2015年中国出口规模将与上年基本持平。

转型升级中有亮点[/s2/]

尽管外贸呈下降趋势,但全行业积极改革传统贸易机制,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如今,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成效日益明显,外贸基本面仍在改善。

关于当前外贸运行的亮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张剑平总结说:首先,中国的货物贸易在全球市场上继续扩大。其次,中国今年仍保持相对较高的贸易顺差水平,这让许多新兴经济体羡慕不已。第三,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上升,份额迅速扩大。第四,自主品牌产品开展的一般贸易在整个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些上升趋势表明,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外贸的未来发展将会有许多积极的因素。《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指出,面对复杂的外贸发展形势,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着力破解制约外贸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结构调整和培育。外贸竞争的新优势,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的外贸经营模式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进口,深化与经贸伙伴的务实合作,为外贸企业增强信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外贸转型正处关键期:外需不给力 经济调结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