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9月5日是“中国慈善日”。今年的“中国慈善日”的主题是“以法律促善,以法律助贫”,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依法自愿加入慈善事业。最近,为了迎接首届“中国慈善日”,各地举行了各种活动。

技术点亮慈善展
9月4日,首届京津冀慈善展在北京国家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内容包括文化创意产品慈善义卖、“3d假肢”、“蒙眼画”体验、残疾人皮影戏表演、优秀慈善项目展示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150家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慈善事业的成就,宣传《慈善法》和慈善精神,让观众感受到“零距离”的慈善。作者注意到许多高科技和网络元素在展览中得到了体现,这增加了慈善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在北京盛丰公益基金会的展台上,一个完整的心理与行为智能网络教学系统吸引了众多观众参与体验。“系统里有很多游戏,比如连连看、电子沙盘、呼吸测试等等。,方法是监视参与游戏的儿童的行为,形成数据和视频材料,并将其提交给专业顾问进行分析,以及定制能量治疗计划。”北京田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们为6-16岁的青少年开发了这个系统,并在新疆、云南等地推广,以支持落后地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

据慈善展览组织者的工作人员透露,9月5日,一对智能机器人将作为“慈善法宣传的小天使”亮相。“拍拍你的头,摸摸你的耳朵,机器人就会说话,解释慈善法的关键条款,并与观众互动。”这名工作人员对提交人说。
在慈善展览网站,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我想捐赠的慈善”活动,并在网上进行捐赠。微信公众账号“慈善北京周”也推出了慈善地图,将京津冀的慈善信息汇集成一张地图。通过点击地图,观众可以找到离家最近的慈善机构,查看“慈善开放日”的活动信息。

在各地发扬慈善文化
“教练山十九春,霜花庵守贫。在这一生中,我在等待闲暇,世界在烛光下悬挂。”8月26日,陕西省举行慈善诗歌比赛获奖诗歌朗诵会。获奖作品《玉林最美的老师杨增业》讲述了女教师杨增业在黄土高原深处扎根19年的感人故事,感动了许多听众。

据陕西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迎接首届“中国慈善日”,陕西省近日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三秦慈善奖”、“九·五”百日慈善活动、“情歌歌咏”表演大赛、慈善峰会论坛...一系列活动将陕西的慈善文化氛围推向了高潮。

9月1日,中国慈善博物馆开馆仪式和第九届中国慈善奖颁奖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据悉,中国第一个国家慈善主题博物馆是在近代著名慈善家张健创办的盛达纱厂旧址上建成的。馆内展品不仅有明代真经《贝叶经》,讲述了戴仙达拉的慈善事业,还有赵朴初、星云大师的书法作品,以及在华从事慈善事业的外国友人捐赠的实物。

促进为所有人建立慈善机构
“做好事一年可以做365天,但‘中国慈善日’的设立有一种神圣感和仪式感,可以唤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邓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对该报进行了分析,他说,依法设立慈善日反映了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重视,有助于形成“慈善为民”的局面。“慈善日并不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捐很多钱,但是通过回顾几千年来的慈善文化,通过宣传慈善法和慈善事业,它鼓励更多的人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家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者爱人”、“仁爱”,蕴含着丰富的慈善精神。“中国慈善日”的设立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也与国际慈善事业接轨。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各地迎接首个“中华慈善日” 推动形成全民慈善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53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