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49字,读完约6分钟
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米莎
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近日宣布,将拒绝mainland China、港、澳学者查阅馆藏资料,台湾民众也从按需调查转为提前申请。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国民党从大陆带来的民国珍贵史料。民进党一上台,新策展人就立即执掌政权,歧视mainland China、港澳学者,给岛内学者设置障碍,以阻碍两岸学术交流,冷却岛内民国史研究,实现“文化台独”的愿望。

国家历史博物馆参与政治
台湾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最近提出了新的规定。最早从9月底开始,它将以所谓的“平等互惠原则”为由,拒绝mainland China、港、澳学者查阅馆藏资料;如果你是台湾人,你应该申请预约制度,你应该提前15天和30天回复。
对于这一新规定,国家历史博物馆新任馆长吴米查给出的理由是,限制查阅档案和文物是“回归法制”。他表示愿意推动这一解决方案,并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交换“机构”档案。
“如果你不给我看,我就不给你看。”吴宓似乎是这个意思。然而,无论是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还是在mainland China的其他学术机构,都没有特别的规定禁止台湾人查阅资料。虽然《中国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中的一些资料是保密的,尚未开放供查询,但内外一视同仁,台湾学者不能查阅,mainland China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不能查阅。

mainland China各级图书馆对台湾人开放。作为一名历史学家,吴米卡曾多次到大陆交流,对此他心知肚明,但他装出一副困惑的样子,指责大陆“没有给我看”。然后,他做出了重大让步,制定了专门针对大陆、香港和澳门人的歧视性规定。显然,这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意识形态,“平等和互惠”是一个纯粹的借口。

中央研究院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说,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对大陆、香港和澳门学者的限制是出于“政治原因,而不是行政原因”。过去,“国家历史博物馆”也是按照全球学术机构的惯例向世界开放的,但现在似乎是出于行政原因而有意限制mainland China、港澳学者。这是“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政治”。

学者共同反对
台湾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是台湾当局的最高历史和政治机构,收藏了大量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档案。大溪档案馆是市政厅的宝库,收藏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如蒋介石批准的文件、外国电报和信件。它于1995年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接管,是海峡两岸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学术资源。

30年来,两岸在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一直很好。台湾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但出乎意料的是,它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倒退”的典型例子。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说:“我们过去常常以鲁时期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原‘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为榜样,批评‘国史馆’和‘国史馆’不够开放,希望他们向‘国立历史博物馆’学习。”因此,我没想到‘国家历史博物馆’会倒退这么多。”

陈认为,台湾“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搬迁完全是政治性的。“里面的档案已经看了这么多年,根本不涉及保密问题。”因此,对于两岸更有经验的学者来说,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新规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年轻学者,尤其是那些不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就能完成研究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荒谬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新规定也引起了岛上政界和学术界的一致批评。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说:“历史资料是公共工具,开放才是正道。”民进党要求国民党公开党史,但它歧视某些地区,禁止其他地区看到党史。
台湾“国家图书馆”馆长曾淑贤说,目前的“国家图书馆”文献包括过去从大陆带回来的珍本图书和从其他国家收集的档案,这些都是对外开放的,不会因为国籍或身份而受到限制。国立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主任袁遗也表示,听到这个消息他很惊讶。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关系中心的信息是公开的,不会限制任何人。

8月2日,台湾学术界针对“国立历史博物馆”开展了“捍卫学术自由、反对新阅读制度”的联合活动,得到了美、英、日学者和各界人士的支持。
绿色阵营在他心中是“独立的”[/s2/]
吴米莎曾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2001年,他在陈水扁当局担任“文化建设协会”副主席。2010年退休后,他加入了由“台独”派别成立的“新台湾国家政策智库”。个别“独立”派有强烈的色彩,曾多次在台湾出版教科书写作,反对“微调课程”和“太阳花”学生运动

然而,“国家历史博物馆”不应被理解为吴宓的个人行为,而应被理解为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一系列行动之一。正如朱所说,蔡英文上台后,台湾当局各“部委”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步伐越来越有序。他担心,过去“国家历史博物馆”会邀请大陆学者来讲学,但将来肯定不可能再邀请,两岸学术交流会减少。

台湾政法大学图书馆、信息与档案研究所教授薛最近给台湾《中国时报》写了一本书,称“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做法只会给台湾带来负面形象,并阻止大陆学者查阅史料。谁会受苦?真相越清晰,真相就越透明。过去,民进党还嘲笑在蓝色统治时代档案是不开放的。今天,绿色执政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让档案完全向公众开放。

一些台湾学者指出,在大陆大力支持研究1949年前的民国史的同时,台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应该收紧学术开放度,增加台湾学者研究的难度,使对方无法获得历史真相。这是“放弃历史话语权的竞争”。
但是民进党当局哪里关心这种“历史话语权”?他们只是想让所有与“中华民国”相关的历史痕迹消失。如果岛上的学者每次查阅档案都要申请等待,那么台湾的民国史研究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和衰落。这样,绿色阵营就有了更好的机会来重新解读历史,落实“台独”的历史观。有点借用新法规,但意图的“独立性”永远不应该被低估。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人民日报:台“国史馆”拒大陆学者用心好“独”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55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