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今天来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考察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社会对张德江的到来非常重视,近日来,泛香港人就如何利用这一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加强了策划和讨论。
与几年前相比,香港的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抗性因素更加突出。要解决目前的问题,恐怕香港的反对派应该正确理解“一国两制”,为自己制定一个更准确的政治立场。
香港的反对派强调“两制”,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香港的“两制”是“一国两制”,这是不争的事实和法律原则。由于香港是高度自治的,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香港的反对派的角色必然不同于独立主权国家的反对派。这些都是香港制度性和反对派自身政治地位的源代码。

事实上,不单止中央,整个内地社会都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认为香港应该与内地“不同”。如果中央政府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内地市民会觉得“不适当”。
然而,一旦香港的反对派突破与特区政府的事务性斗争的框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中央政府,内地人便会觉得难以置信,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虽然很多内地人不明白“一国两制”的细节,但我们可以凭直觉判断,一些激进的“占领中国”口号是《基本法》所不容许的,一些极端分子的“香港独立”是“一国两制”所不容许的。

反对派总是有问题要反对,通过各种花招展示其所谓的正义,赢得选民的支持,这应该说是反对派的生存之道。然而,《基本法》是香港的“宪制性法律”,其政治取向是促进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不被扭曲地实施。

香港反对派与特区政府之间的博弈,似乎应该集中在香港的内部事务上,集中在拉近香港社会与内地的关系和感情上,集中在深化香港回归祖国上,而不是阻碍特区政府的施政,更不是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背道而驰。
例如,反对派可以认为特区政府的某项措施是生硬的,不利于民众的回归,然后提出自己的可持续计划。然而,反对者不应推行可能或甚至旨在加剧香港人与国家主体之间差距的公共政策,也不应在特区政治架构之外直接对抗中央政府。

我恐怕反对派应该是一个“在特区内”的有建设性的、安心的反对派,不要把自己当作“全国的反对派”。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错误,下一个混乱将会越来越严重。
张德江对香港的访问应该受到香港政治体制内当权派和反对派的尊重。对反对党议员来说,这是他们政治素质的体现。反对派成员是落实《基本法》的产物,每个人都应该共同维护体现《基本法》的法规和礼仪,这也是香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国两制”是中国社会的创举,蕴含了内地社会对香港的诚意和善意,凝聚了全中国解决历史问题的智慧。世界不像西方和非西方那样简单。中国人不应该局限于模仿西方,而应该能够走出自己的路。“一国两制”应该开花结果,这将是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骄傲。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社评:香港反对派应反什么,不应反什么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2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