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近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中国保监会表示,由于香港与内地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和保险产品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香港的保险政策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消费者应意识到风险并妥善保管保险。

赴港买保险成热点 保监会:“地下保单”无法律保护

继在香港购买化妆品和珠宝之后,在香港购买保险最近成为一个热点。2015年,香港个人保险业务的新保单保费为1,309亿港元,其中内地投保人的新保单保费达到316亿港元,占24.2%,而2010年的数字仅为44亿港元。

在香港申请保险的人气持续升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香港保险风险预警,称香港保险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一些非法的“地下保险单”不受内地法律或香港法律的保护。

香港保险的三大卖点

香港保险有三大卖点:低保费、广覆盖和高收入,这对内地高收入人士非常有吸引力。

一般来说,保险费率是根据当地人口的寿命、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各种因素计算的。香港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5岁,而内地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5岁。由于内地人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在同等保障内容下,香港的保险费比中国低30%-50%。此外,香港的疾病保险范围远较内地为大。以大病保险为例,香港最多可承保95种疾病,而内地一般只承保30至40种疾病。此外,香港的分红保险回报率更具吸引力,因此在香港购买保险成为内地居民的新选择。

赴港买保险成热点 保监会:“地下保单”无法律保护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香港和内地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和保险产品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必须充分认识风险,不能盲目跟风。

“地下政策”没有法律保护

4月22日,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风险警示》,从法律、外汇、收入、退保、具体条款五个方面提醒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的风险。

法律方面:首先,内地居民在香港投保时,需要去香港投保并签订相关保险合同。如果香港保险单在中国投保,它就是非法的“地下保险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第二,香港的法律适用于香港的内地居民保险。如有争议,被保险人应根据香港法律提起维权诉讼。与内地相比,香港的法律成本更高,这可能导致更高的时间和成本。

除法律程序外,受保人亦可选择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与索偿有关的纠纷。不过,目前该局可判给的最高赔偿额是100万港元,而大额保单的赔偿纠纷不能由该局决定解决。

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除了法律风险,外汇、收入、退保和具体条款方面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外汇: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险,赔款和保险金以港元和美元结算,消费者需要自行承担汇率风险。

就收入而言,内地居民在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回报分红保险是一项金融和资本下的交易,目前外汇管理政策尚未放开,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退保:香港保险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没有“有保证”的设置。一旦保险公司破产,被保险人很可能会损失所有的钱。如果你想中途退保,被保险人只能得到保单的现金价值。香港监管机构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没有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保单在保单早期的现金价值非常低,甚至在头两年都为零。

赴港买保险成热点 保监会:“地下保单”无法律保护

具体术语:香港保险产品术语使用繁体字,其表达方式与内地不同。被保险人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起的合同纠纷。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赴港买保险成热点 保监会:“地下保单”无法律保护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