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香港报业协会会长甘焕腾25日表示,香港社会最近开始了一轮关于“纸质媒体进入寒冬”的讨论。然而,他认为,报纸媒体具有高质量的报道、详细的分析和专业精神,这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和广大公众所需要的。新媒体的出现将取代旧媒体,这不是必然的结果。

香港传统媒体经营寒冬:新媒体取代旧媒体非必然

自去年以来,香港的传统媒体,包括传统的印刷媒体(纸质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包括已有56年历史的《新报》于去年7月停刊,娱乐杂志《突发周》于去年8月停刊,以及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亚洲电视有限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于本月2日凌晨停播。

香港传统媒体经营寒冬:新媒体取代旧媒体非必然

最近,围绕纸质媒体的坏消息传播得更频繁了:今年3月底,《脸谱》杂志停刊,裁员;本月1日,已有17年历史的《孙》停刊;本月8日,娱乐杂志《3周刊》在最后一期出版后关闭。

25日,甘焕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广告收入萎缩,使得报业经营越来越困难,消弱留强的步伐加快,严重影响了报业的生存。一些传统报纸减少了资源,集中精力开发多媒体和网络平台。

然而,他认为今天的数字平台可以满足即时性的需求,多媒体通信可以推动话题。然而,一旦发生重大错误,当社会充满令人困惑的信息时,公众最需要的是专业记者基于客观公正的原则所做的详细分析和报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同一场合表示,传统报纸的报道更为详尽和深入,在传播信息、分析问题和培育阅读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相信通过发展多元化业务,善用不同渠道,深入了解读者需求,香港报业一定会适应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变革,创造一个新世界。

香港传统媒体经营寒冬:新媒体取代旧媒体非必然

梁振英还认为,媒体行业的商业环境正在迅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在为空的市场空间和出路而奋斗。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高级讲师黄天赐表示,传统媒体不会在五年内完全消失。毕竟,年长的读者喜欢黑白报纸。此外,虚假新闻和错误新闻有时会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它们的可信度不如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

黄天赐指出,最近传统媒体的坏消息主要与香港经济恶化有关。零售业不景气,一些商家可能会减少广告资源,这对于销量一个接一个下降的纸媒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他说,传统媒体的运作正面临着一个困境。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许多传统媒体正在向网络转型,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最大的困难是,如果纸质媒体用同样的人力转化为在线媒体,成本将是一样的,但广告收入很难满足支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苏解释说,传统广告公司的一些决策者不习惯在互联网上做广告,广告公司很难衡量网络世界的宣传效果,大多数读者在浏览网络时不喜欢受到广告的阻碍。因此,网络广告收入较少。

苏克机估计,传统媒体的冬天还没有结束。传统媒体要想转变为网络媒体,就必须努力增加网络广告的收入,鼓励读者花钱订阅新闻内容。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传统媒体经营寒冬:新媒体取代旧媒体非必然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