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8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12月21日(新华社)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网上购物很受欢迎,但网上销售侵权商品正变得越来越年轻。今年头11个月,海关逮捕了82名学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涉案中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之多。最小的只有13岁。一些学生有销售数百件假冒服装的犯罪记录,并错过了就业机会。

海关呼吁人们在圣诞节网上购物时应该选择信誉好的商店,并报告任何疑问。
今年1月至11月,香港海关共检获182宗网上销售侵权物品的个案,较去年同期增加8%,与去年的183宗相若。在被捕的212人中,约40%的人报告说82人为学生,与去年同期的41人相比翻了一番。其中,中学生54人,大学生28人,分别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和22%。在年龄方面,今年1月至11月,共有45名18岁以下人士被捕,占总数的20%,较去年同期上升181%;105名18至30岁人士占总数的一半,与去年同期相若。

香港海关版权及商标调查科高级主管何佩珊指出,被捕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反映出青少年利用网上购物热潮,将他们在网上“搜刮”的产品转卖牟利,成为卖家,但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很多年轻人觉得高度模仿不等于造假,他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年轻时会得到轻判,忽视犯罪,留下犯罪记录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前景。"结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何佩珊说,今年被捕的最年轻的人是一名13岁的中学女生,她在网上卖假运动裤,她负责所有的销售、包装和送货工作。行动中,海关检获62条冒牌运动裤,价值约5,500元(港币,下同),少年法庭判处其家人照顾及保护令。
根据海关信息,今年3月,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因在网上销售三套价值约600元的侵权dse考试书籍而被捕,并被法院判处90小时社区服务令。今年5月,两名16岁的四岁男学生因在互联网上出售假运动衫而被捕。法院没收了五件价值约900元的假运动衫,分别罚款16000元和8000元。今年10月,一名18岁的六年级女生因在网上出售价值约1700元的假手机而被捕,此案正在调查中。

她指出,当海关人员上门寻找证据时,他们发现许多被捕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他们不是卖假货来帮助弥补家庭,而只是个人想法,或与同学和朋友一起赚取零花钱。她透露,一些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的大学生曾希望毕业后成为专业人士,但他们被判100小时服务,并因出售假运动鞋而有犯罪记录,这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一些中学生错过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因为他们在网上销售侵权手机案件,这是令人遗憾的。

何佩珊说,今年判刑最重的案件是两到三个月的监禁。尽管对第一次犯罪的判决一般较轻,但对年轻人来说,通过保存记录来失去未来是不值得的。他提醒年轻人不要独自尝试法律。“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交易线索,所以别以为海关找不到。”。圣诞假期即将来临,她亦呼吁市民在购物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店铺,并向海关举报任何怀疑冒牌货品。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82名学生网上卖假货被捕 最年轻者仅13岁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