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4字,读完约3分钟

黄杰尔(左)表示,香港在收集身份证信息方面明显比外国差。

北京,12月2日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儿童使用网站和程序越来越普遍。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抽查了45个针对18岁以下儿童的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发现36%的人会收集身份证号码。此外,近一半的组织在其数据收集声明中提到他们会将数据传输给第三方,但只有4%的组织会提供删除数据的方法。

香港近半儿童网站及APP将个人资料转移给第三者

个人数据隐私专员黄洁尔表示,PCPD与不超过10家随机检查机构进行了接触,并建议相关机构进行改进。此外,PCPD发布了一段广告视频,敦促公众谨慎上网,以保护和尊重他人的个人数据。

作为对全球隐私执法网络的回应,个人数据隐私专员办公室在今年5月举行了一次全球联合行动,与世界各地的28个隐私执法机构一起,随机选择了1494个针对儿童的网站和程序,以了解他们的隐私做法。

36%的网站收集身份证号码

在香港,PCPD随机选择了45个网站和手机程序来查询18岁以下儿童的个人数据,其中18个由商业部门运营,其余27个由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管理。

调查发现,16个(36%)网站和程序收集了身份证号码,22个(49%)网站和程序甚至在数据收集声明中提到数据将被转移给第三方。

调查还发现,27个网站(60%)和33个网站(73%)分别收集儿童的地址和电话号码,16个网站(36%)向儿童询问第三方信息,如父母或朋友,高于全球抽查的结果;只有两个(4%)被抽查的网站提供删除数据的方法,低于全球的29%。

黄洁尔说,在收集身份证信息方面,香港的情况明显比外国差,而且有些情况在外国没有发生,比如收集身份证号码,所以没有相关信息。他说,香港人使用身份证号码进行不同的登记更为普遍,但幸运的是,这种情况近年来有所改善。

香港近半儿童网站及APP将个人资料转移给第三者

他还表示,网站上的八个组织被发现违反了收集儿童个人数据的规定,包括收集身份证号码、向儿童索要第三方数据以及未能提供删除数据的方法。PCPD已经联系了相关组织,并将提供改进建议。

黄杰尔呼吁尊重儿童隐私

黄洁尔还强调,从年幼的孩子那里收集第三方的个人数据可能被视为不公平的收集,这违反了《个人数据(隐私)条例》。他还呼吁家长和老师考虑孩子的利益,尊重孩子的隐私,以免造成伤害和尴尬。

作为对此次抽查结果的回应,隐私专员办公室制定了“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针对儿童的数据用户的预防措施”,建议各组织避免使用开放式问题,减少从儿童那里收集其个人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并提供删除账户和个人数据的渠道。

香港近半儿童网站及APP将个人资料转移给第三者

此外,PCPD邀请媒体人方洁仪拍摄了一个30秒的电视宣传片,标题是“保持数字足迹 智能生活态度”。黄杰尔说,一旦个人数据上传到互联网并在数字世界中传播,就不能删除。因此,在上网或下载应用程序时,我们应该考虑好风险和后果。

香港近半儿童网站及APP将个人资料转移给第三者

他还表示,如果有人发表激进言论,并在10年后找工作,如果公司负责人或其他人能看到,他们可能不会被录用。因此,如果他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一个数字足迹,并且不能删除它,这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香港近半儿童网站及APP将个人资料转移给第三者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