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8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票价调整机制,香港特区政府最近在去年12月公布了运输业的名义工资指数,加上去年12月初公布的通胀率,今年地铁的票价增幅为2.7%,是连续第七年加价。根据目前地铁平均每程票价7.5元(港币,下同)的计算,加价后的平均每程票价约为0.2元,预计新票价将于今年6月实施。在这方面,香港人表示不满,说票价调整机制是“只增不减”,地铁应该每年多给市民一点钱,而不是经常拖延故障,一直加价。

特区政府和地铁厘定的“增减”票价调整机制公式,是以去年12月通胀率的一半,加上同期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的一半,再减去0.6%的生产要素计算。虽然地铁公司在上次检讨票价机制时引入了负担能力上限,但票价增幅不应高于去年第四季的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数。不过,由于有关的中位数是3.3%,所以并没有影响2.7%的加价。

地铁每天运送550万乘客,去年盈利约130亿元,但今年“同一天第二趟10%折扣”仅获得1.87亿元,低于去年的2.2亿元,优惠期预计将缩短至不到5个月。此外,地铁在6月加价后,预计票务每年将额外赚取4亿元。许多人对高回报下反馈的缺乏非常不满。

港铁行政总裁梁回应说,港铁的营运成本持续上升,高于票价调整。仅去年一年,地铁公司就投资了70多亿美元用于铁路资产和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维护。车票收入是地铁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自两铁合并(两铁指香港地铁和九广铁路)以来,地铁每年的平均票价增幅一直低于香港每年的平均通胀和工资指数增幅,票价一直维持在合理水平。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政府会继续促请地铁公司检讨现行的票价优惠计划,引入合适的票价优惠计划,并投入更多资源改善铁路服务设施,同时顾及公司必须维持财政稳定的原则,以减轻乘客的加价负担,维持地铁的服务水平。
地铁“加价及减价机制”的制订,始于2007年“两铁合并”,票价冻结两年,并于2010年正式营运,每五年检讨一次。目前的机制是在2013年第一次审查后采用的,在这次审查中,引入了对家庭月收入中位数的年度变化进行“封顶”的限制。此外,地铁公司有“利润分享机制”和“服务表现安排”。地铁公司每年都会从基本业务利润中拨出一定比例,加上上一年延误超过31分钟的意外罚款,作为来年的票价优惠。

引入机制的目的是提高票价调整的透明度,但过去4年,根据机制方程式计算的整体增幅,从未触及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每年增幅的上限,令人怀疑“上限”是否无效。根据另一项分析,运输业的工资也将被通货膨胀推高,这使得等式得到正数的概率更高,因此“可以加或减”被讽刺为“可以加或减”。香港《大公报》的社论指出,“七年多”、“不减不增”的机制肯定需要改进和完善,否则难以向公众解释。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连续七年涨价 港铁票价为何只增不减?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5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