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9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电:汪明荃的“害怕”与“不害怕”
“这次我来北京开会,除了开会我基本上没敢出去。空我没有生气,我怕我会生病,我甚至会麻烦大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香港著名艺术家汪明荃最近在北京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
自1988年以来,她两次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时香港影视作品的市场主要在台湾,她因为没有按照台湾的要求写“悔过书”而被“禁”了十年。
“我出生在上海,后来来到香港。做一个中国人就是承认这一点。我没有罪,为什么我要写一本‘忏悔书’?”
“你不怕被‘封锁’吗?”在过去的30年里,汪明荃平静地告诉记者,“我很有原则,从来没有考虑过影响。”
汪明荃第一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时,香港没有回归祖国,也没有自己的代表团,而是隶属于广东代表团。当时,包括她在内的大多数香港市民,“不了解内地的政治制度,不知道NPC和CPPCC是什么。”然而,她试图理解和参与。
汪明荃坦言,由于对国情和立法工作了解不多,她担心自己不能胜任NPC代表的职位。当香港回归后港区的NPC代表被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中时,她没有出席。自1998年以来,她一直被邀请担任CPPCC成员。
汪明荃参政多年,见证了内地的变化。“国家在发展,风向在变,领导人更年轻。”
然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危害等。,让她担心。这也成为她近年来关心的话题。
在这次会议期间,北京遭受了严重的雾霾。前些年,她来北京时,会抽空烟,去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看戏剧,找商人做服装,在朋友家包饺子。今年,由于之前耳朵和水的不平衡,她“特别害怕出门,担心天气。”
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房间里看电视新闻和阅读会议文件,除了参加8号的妇女节和9号晚上和其他成员一起去王府井吃涮羊肉。
在此期间,来自香港的学生也在酒店拜访了她。说到年轻人,汪明荃有些担心。“现在香港的年轻一代似乎有些迷失,他们对内地的了解还不够。”她说,香港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需要尊重和宽容才能摆脱殖民制度。内地朋友也应该了解香港。

至于内地的发展,汪明荃很感兴趣。她认为内地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香港。
"香港现在似乎有更多的政治纠纷。"她说,特区应该根据国家政策,把握自己的位置,抓住发展机遇。
作为这个群体中表演艺术行业的唯一代表,汪明荃经常坐在角落里认真做笔记,但很少说话。
她说,审议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是这次会议的重点,工商领域的成员在大家更关心的经济问题上更加专业。
但是汪明荃并不总是保持沉默。她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人们外出时,要注意展示良好的形象,以免给国家带来麻烦。
汪明荃多年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多年的香港巴赫俱乐部主席,她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推动粤剧的传承上。
虽然她患有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疾病,但她仍积极争取粤剧的发展。每个人都担心身体问题,但他们更害怕传统文化的丧失。
被称为姐妹的汪明荃将于明年庆祝其成立50周年。“我希望在‘红楼’开演唱会,但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她说。
至于她是否会去台湾演出,她只是淡淡地说:“我老了。”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汪明荃的“怕”与“不怕”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278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