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8字,读完约5分钟
把葡萄和糖以一定比例放入容器发酵,一会儿就可以品尝到甜味的自制葡萄酒,不仅便宜,而且容易操作。 随着前几天葡萄的大量上市,很多市民制作葡萄酒,邀请朋友和家人品尝。 最近市民贺说她妈妈喜欢做葡萄酒,做了很多年,最近朋友说做葡萄酒会产生甲醇,容易中毒。 真的吗? 我们家酿的葡萄酒中,只有贺先生抱有甲醇是否超过标准的疑问。 为了回答市民的疑问,记者决定进入权威实验室,用实验结果回答。

实验地点: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注:该中心隶属于江西检验检疫局,拥有水产品、矿产品和柑橘三个国家检验点实验室,主要负责实验室检查、科研制标、技术咨询和培训业务,经cnas认可
检测器和设备:气相色谱、恒温槽等
专家: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从事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查和管理的研究员占春瑞
(注:这次实验结果只对这次实验中接受的样品负责)
5个样品的甲醇含量都没有超过标准
连日来,记者访问了南昌市的很多市民,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对自己酿的葡萄酒充满了自信,说绝对没事。 “我做葡萄酒至少有七八年了。 我经常喝。 星期六的孩子们回来也喝一点。 多年没关系。 我想这是谣言”市民熊先生也说:“听说过,制作的时候很漂亮很讲究,所以应该没关系。 喝好几年也没关系”。 市民郭先生说:“我不知道会中毒。 如果是这样的话,明年就不酿造了。 听说喝葡萄酒对身体有好处,我自己做得很干净,价格很低。 ”。

访问后,记者从五个喜欢随机酿自己的葡萄酒的市民那里拿走了自己的葡萄酒。 她们的葡萄酒甲醇超标了吗? 记者把这五个样品送到权威检查机构江西出入境检查检疫局检查检疫综合技术中心进行检查。
“葡萄果实中含有果胶,酿造过程中果胶分解,产生甲醇。 果实中的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甲醇。 温度也增加发酵中的甲醇含量。 ”。 实验人员表示,如果酒中分解的甲醇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就不会危害健康。 说嘴里没有证据,实验作为证据。

实验正式开始,从5个样品中采集100ml样品,放入500ml蒸馏瓶中,经过一系列解决收集馏出液,放入恒温槽中保温30分钟,加入标准样品,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最终测定(测定结果参照下表)。 。
酿酒要观察卫生,糖少
根据这次检查结果,市民每天轻酌有影响吗? 面对记者的质疑,占春瑞解释说,根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第5号公告,摄取5~10 ml(3.5~7g )的甲醇会引起中毒,以30 ml(21g )死亡。 以这次检测出的甲醇最高含量205 mg/l的样品计算,一次喝17 l (约35斤酒),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 因此,这个市民一天喝两两斤半的葡萄酒没有问题。 但是,这个样品的甲醇浓度没有超过国标,但含量也不低,所以建议不要喝太多。

面对“喝葡萄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占春瑞说其实是指红葡萄酒。 干红中含有很多酚类,具有抗氧化、通血管、降血脂的作用。 单宁等酚类主要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核中,家庭酿酒时提取的酚类非常有限。 另外,葡萄酒的酿造在将糖转换为酒精的过程中,规范酿造葡萄酒是除去一部分糖,但自制葡萄酒不仅不除去糖分,还通过添加糖来提高甜度和酒精度,葡萄酒国家标准要求酒精度在7%以上

另外,占春瑞从食品安全的立场出发,建议制作葡萄酒的市民一定要严格挑选原材料,制作容器要认真进行清洗、消毒作业,严格管理制造过程的卫生状况。 如果是卫生状况良好、无污染、未变质、无有毒有害物质、甲醇不超标的自制葡萄酒,就可以适度饮用。

对于没有制造经验或第一次尝试制造的葡萄酒,通常不建议饮用。
喝前加热20分钟甲醇就会减少
那么,如何降低自制葡萄酒的甲醇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西科学技术师范大学化学工业学院的涂远明副院长。 “从化学角度来说,无论是自制葡萄酒还是别的酒,还是自制葡萄酒,如果想降低甲醇,可以选择加热的方法。 因为甲醇的沸点接近30℃,所以加热到30℃~40℃即可,在这样的温度下甲醇会挥发。 涂副院长说:“我所谓的加热不是让市民把酒放在炉子上直接加热,甲醇会随着加热挥发,但也有在高温下影响口感的情况。 我建议市民把酿酒前喝的酒放在一个器皿里,把那个器皿放在保温杯或保温槽里,把热水放在保温杯或保温槽里就可以了。 ”。 涂副院长,从物理角度来说。 热水通常在90℃左右,用保温杯把它的热量传递到放酒器需要过程,但这个操作其实酒的温度不高,不会像直接加热一样影响口感。 ”。

另外,涂副院长建议,市民在操作时打开盛酒的器具和保温杯(保温桶)的盖子,使甲醇容易挥发,在喝酒前的20分钟内操作。
■记者赵婉露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快讯】自酿葡萄酒可以放心喝?专家建议喝前烫20分钟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13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