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9字,读完约8分钟
首先提问。 读文案的你,每月花在吃喝上的钱多还是少?
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后者。 随着收入的增加,除了基本的餐饮费外,人们比以前更多的选择了其他行业的费用,这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 但是,今年榨菜、二锅头们的光明业绩似乎提醒人们,餐饮费的减少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虽说上述情况不同,但在经济学中可以表现为“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那么有个问题:如果恩格尔系数下降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好吗? 在这里,让我们从恩格尔系数的诞生开始,追求本溯源性吧。
恩格尔系数及其“悖论”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体支出总额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支出总额×100%”。
这个观点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详细分析了153个比利时家庭的家庭预算和支出后,于1857年提出。
根据恩格尔的观点,“越贫困的家庭,支出花费的食品支出比例越大”的法则被后世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此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研究,认为恩格尔定律很普遍。
到了70 年代中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恩格尔系数数量的极限,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生活,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不足30%为最富裕 如上所述,恩格尔系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也常常成为评价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wind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降至年的28.6%,同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从67.7%降至31.2% (见图1 )。 。 这表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相信经历了怎样艰苦日子的60后和70后人们对此印象深刻。

[ DIV ] [/DIV ]有待观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介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乡居民各自“从勉强度日到最富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年居民总体恩格尔系数( 29.3% ),我国已经进入“最富裕”的行列。
真的是这样吗? 我相信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个评价。 这引出了恩格尔系数和现实的“悖论”。 问题出在恩格尔系数这个指标上。
恩格尔系数的三个限制
由于天生的种种局限,基于恩格尔系数的一些结论是不现实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局限性之一:小康社会以后的生活状况难以测定
根据快速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人类社会根据生活水平的发展和快速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贫困阶段、温饱阶段、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 前两个阶段,社会整体物质财富匮乏,人们的收入水平也相对下降。 这样,人们花费的排序必须从生活最基本的诉求开始,“吃”自然是最初的冲击。 此时,食物的边际效用确实极大,食物支出所占的份额也能最直接、最清晰地反映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真实情况。

恩格尔时代与上述各种事物一致,但恩格尔系数在当时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但是,现在和以前不同了。 在社会物产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过渡到小康和富裕的阶段,收入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食物等生活最基本诉求的水平上。 这是因为费用的选择也不服从过去的诉求顺序,生活习惯不同、费用偏好不同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大小。

最直观的反映是,截至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几乎总是稳步上升,但各自的恩格尔系数表现出上下波动的态势,多年来出现反弹(见图2、图3 )。 。 其理由是,反弹年的食品cpi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大幅上升,因此老百姓( 603883股吧) (特别是收入水平低的农村居民)在食品上的支出增加了(参照图4 )。 。

/ h// h// h// h// h// h/p/p/h// p/h /中的一个或多个。 也就是说,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恩格尔系数大小的唯一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恩格尔系数的测量标准在今天展示了“故障”的一面。
(2)限制性之二:恩格尔系数没有横向的可比性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食物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其比例就越小。 那么,扩展这个规律,可以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越穷,人们的平均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就越高,恩格尔系数就越大。 这也是许多人使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变化和该国和地区富裕程度的根本原因。

真的是哪里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越富裕吗? 我们来比较一下吧。
以黑龙江和广东为例,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几乎总是低于广东。 年,两者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7%和32.9% (见图5 )。 。 根据恩格尔定律,黑龙江人应该比广东人富裕得多。
/ h/ [ p ] [/p ]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陷入快速发展困境的黑龙江省和经济广东省
[ p ] [/p ]问题也出现在恩格尔系数上,其计算方法是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但不同地区历来流传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 以黑龙江和广东为例,广东人比黑龙江人更讲究食物,对食物的诉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填饱肚子的范畴,而且注重饮食的营养和休闲属性,如购买高级食品,在外面的酒店花费等,但

这反映了恩格尔系数对食品类支出的模糊性定义,没有考虑饮食结构的升级,造成了不同省份之间横向比较的失真。
除此之外,恩格尔系数还受不同地区产品价格结构和政策实施的影响。 例如,在农业地区,蔬果等食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工业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当地恩格尔系数的真正意义与以往不同。
所以,仅靠恩格尔系数的大小来判断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
(3)限制性之三:在重视结果的同时忽略原因
从直观上看,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是因为食物费支出占有率减少,但没有说明其中食物费支出占有率减少的理由是什么。 很多人当然会认为,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富裕,自然会希望在食物以外的行业增加费用。 这是个好现象。 出乎意料的是,生活负担的加重同样会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中要求证明。 根据图7所示的数据,相对于2006年和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支出结构,“食品烟酒”的支出比例从2006年的35.78%降至年的28.64% (即恩格尔系数从35.78%降至28.64% )。 从表面上看,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城市居民在“住”项目上的支出占比从2006年的10.4%大幅增加到了年的22.75%。 这表明人们目前花在住宅上的钱比2006年多得多。

/ h/ [/p ] [/p ]这种情况是否也表明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 从居民杠杆率来看,2006年2006年,该数值从18%激增至49%,不到10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以上(参见图8 )。 美国居民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花了近40年的时间。 这表明外国人背负的债务正在急剧增加。

[ DIV ] [/DIV ]除此之外,从增速来看,我国多年居民购房贷款同比增速均居高位,近三年来( ~ 。
[ DIV ] [/DIV ]以上表明,近年来恩格尔系数有所下降,但其原因是高涨的房价让许多人为了购房而背负了长时间的债务, 当然,还有医疗、教育、养老等其他方面的巨额支出。 受这些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日常开支很可能受到严重挤压,被迫节俭。 此时,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由于生活负担的增大而增加,没有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也再次印证了恩格尔系数的“故障”。

结语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恩格尔系数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但随着时空的转变和环境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在今天表现出了种种局限性,但其数值的下降并不一定已经反映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因此,要洞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要超越恩格尔系数的界限,充分结合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支出结构、基尼系数等其他统计指标进行综合分解,各地的政策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等数据没有反应

本文首次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发表:苏宁富信息。 文案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行承担。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恩格尔系数降低,我们的生活就一定更好吗?”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3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