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7字,读完约7分钟
时隔7年,我国所得税的征收点将再次上调,数千名缴纳所得税的工薪阶层将受益。
6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提请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这是税法1980年颁布以来的第七次大修,也是根本性的变革。
上次征税点的调整要追溯到去年9月。 当时中国的免征额从2000元调整为3500元。 年全国税收收入仅为5820.24亿元,但年达到11966亿元,累计增长6145.76亿元。
将一项免税额提高到5000元/月
现行免征额为3500元/月,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扣除费用为800元。 4000元以上,扣除20%的费用。 草案将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月( 6万元/年)。
财政部部长刘昆说,这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支出水平的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呈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纳税人整体税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该标准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统一适用,不保存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1300元/月)。
免税标准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工薪阶层利润最大。
税扩大了三个等级的低税率步骤
税率结构的优化调整包括综合所得税率和经营所得税率。
就综合所得税而言,目前我国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税率,税率最低段为3%,最高段为45%。 草案将根据当前薪金所得税率( 7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每月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步骤。

具体来说,扩大3%、10%、20%三个等级的低税率步骤。
1、3%税率的步骤扩大了两倍,目前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税率降至3%。
大幅扩大了2、10%税率的步骤,目前税率为20%的收入,和目前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税率降至10%
,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税率降至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步骤,30%、35%、45%三个等级的高税率步骤不变。
/ h///h///h// h// h// DIV/DIV/S2 /月工资一万的上班族每月将增加200元以上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表示,此次上调对收入较低的地区和人员的边际影响更大,对高收入群体影响不太敏感。
免税额提高到5000元后,按照北京市税前月薪10000元计算,如果全额缴纳四金2220元,税后收入是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收入-四金)-5000,即10000-2220-5000=2780元
参照调整后的薪金税率表,3000元以下的部分适用税率3%。
缴费=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暂定0 ) =2780*3%=83.4元
实际工资=应支付的工资-四金-纳税=10000-2220-83.4=7696.6元
以当前免税额3500元计算,税后收入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收入-四金)-3500,即10000-2220-3500=4280元
参照调整前的税率表,1500-4500元的一部分适用10%的税率。
缴费=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05元) =4280*10%-105=323元
实际工资=应支付的工资-四金-纳税=10000-2220-323=7457元
也就是说,对于在北京月薪1万的上班族来说,所得税免税额从3500元调整为5000元,每月收入至少增加239.6元,每年减少2875.2元。
因为月征税额从9000元到35000元的税率还没有最终明确,所以现在还不能计算这些人的税负变化。
将经营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步骤下限提高到50万元
关于经营所得税率,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维持5%至35%的5级税率,适当调整各级税率的分段距离,其中最高税率的分段距离下限从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 h// h// h// h// h// h// h// p/p/S2 /特殊附加,如儿童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房租等
提高免税额,确定四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明确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率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特别附加扣除考虑到个人负担的差异,符合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理,有利于税制公平。
对部分劳动性收入的综合征税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用分类征税方法,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施不同的征税方法。
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个体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体按月或次计算个人所得税。
并适当简化应税收入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不再保存“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所得”,其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纳入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 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采用分类征税方法,按规定计算个别所得税。

增加非课税条款
由于个人使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草案参照公司所得税法的反避税规定,规定个人不通过独立交易大体转让财产,在国外实施不合理的商业安排以获取不正当的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调整,需要补缴税款的,应当补缴税款,依法加息。

完全纳税人相关规定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两类纳税人: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没有居住地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个体,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交纳个人所得税。 二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无住所在国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体,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两类纳税人实质上是居民个体和非居民个体,但概念上的分类还没有确定。 根据国际惯例,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通常分为居民个体和非居民个体两类,两类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和征税方法上有所不同。
草案参考国际惯例,确定引入居民个体和非居民个体的概念,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体和非居民个体的标准,从现行的1年以上调整为183天以上,更好地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是否会影响购买、购买? [/s2/]
目前,许多城市都实施了房地产购房限制,对当地户籍购房人限制较少,外国户籍购房人通常需要持续缴纳一定期限的税费或社会保险。 各地限购大多提供社会保障和纳税说明,虽然没有纳税,但是有社会保障记录就不会影响买房,所以税收起征点的上调对买房的影响相对较小。

有些地区买车需要上锁,非本地户籍人员有一定限制。 以北京为例,非北京籍人士参加摇号必须连续5年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由于个人征收点的上升,纳税可能会中断,从而影响后续的锁车。
本文首次在微信公共平台:中国基金报上发表。 文案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行承担。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月薪1万工薪族每月到手增加200多元”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3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