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5字,读完约6分钟
在家电领域,一家公司也可以说是夫妻店的模式,但与李国庆和俞渝的当时相比,这对于夫妻店来说非常安静,这就是李东生和魏雪的tcl。 与李国庆和俞渝相比,这对夫妇不是原配,tcl也没那么火。 两者在许多方面不同,但结果似乎不令人满意。

决定错误、业绩难以翻身
1996年,李国庆和俞渝3个月后结婚,认识到共同创立了当时,现在火了起来,但夫妻两人分手了。 11年后的2005年,李东生娶了第二个妻子,当时的他喜忧参半。 令人高兴的是,令人担心的是这一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因为当时tcl损失了14亿5千万美元。 要说这十几亿损失的来源,必须提到当时的国际化收购。

tcl很早就开始了国际化的探索,业界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的两次跨国并购: 1月收购汤姆森彩电业务,8月收购阿卡迪亚手机业务。 当时的中国公司,特别是以家电为主的公司,在探索国际化的阶段,没有人能轻易涉足国际市场,tcl大胆的方法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李东生表示,当时收购法国汤姆森感觉有点像蛇,但为了弥补其在欧美市场的空对白,他也敢于在头皮亮相,李东生后来当选为“cctv 20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收购阿卡迪亚手机获得的专利,也为tcl通信事业此后的国际化提供了很多帮助。 很明显,当时的tcl认为这个方法是积极的,但这种美好的感觉不会持续很久。 此前法国汤姆森企业的特点是crt (阴极射线管)技术,但随着液晶面板电视的迅速发展,crt被市场无情淘汰,相当于李东生花钱买了“冤大头”的称号。 与阿尔卡特的合资企业,海外渠道给tcl手机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帮助,但随着高端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小米、华为等手机制造商的出海,tcl手机业务在海外市场出现了衰退。

李东生力在众议发起的两起合并案当初不错,但自己在技术方面不强,花钱从别人那里卖技术也是一种方法,但他并不认为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尖端技术,别人怎么能卖。
有资料显示,对当初的这两次并购,摩根士丹利作为tcl的投资顾问,对并购持中性看法,但顾问波士顿应直接反对并购,仔细分析市场趋势和费用诉求的变化,老公司和技术不老
海外收购失败了。 2005年,tcl集团损失14.5亿美元。 2006年亏损增加到19.3亿,其中欧洲地区彩电业务亏损25.96亿。2007年tcl戴了“st”帽子。 同年,《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中国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业主名单,李东生排名第六。
引起夫妻屋模式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不满[/s2/
如果把十几年前国际化道路上的“横向冲突”归咎于对海外市场的认识不清晰,那么当时的tcl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在国内市场,企业内部似乎对李东生的认识也不清晰。
以手机业务为例,2003年以94.5亿元的销售额刷新了记录,但有资料显示,当时的tcl集团企业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戴刚表示,当时tcl手机的退换率达到了40%。 这么高的退货率证明什么? 追求市场营销,不能控制产品的质量。 之后几年手机业务的衰退也是有道理的。

另外,在员工眼里,李东生有点不服。 和前妻离婚后,李东生和公关企业的董事长魏雪结婚了。 据说这家宣传企业正在进行包括广告发布在内的tcl宣传活动。 奇怪的是,李东生一边强调公司没有裙带关系,一边把tcl的公关和广告业交给他妻子的企业,让对方的企业在深圳tcl大厦上班,把tcl变成了“夫妻店”。

资料显示,魏雪曾就读于日本上智大学经济类公司管理专业,后在美国杨伯翰大学学习公共关系专业,1997年创立中国普乐普公共关系顾问有限企业(普乐普中国),担任总裁,现担任tcl集团副总裁一职, 分为tcl集团企业品牌管理中心的员工和公司社会责任创新中心的员工等,担任tcl企业品牌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tcl文化媒体有限企业的董事长。

不仅如此,在tcl内部,李东生强调“执行力”,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只要有结果,流程终于可以不管怎么做了。 另外,“以人为本”的公司文化理念也不强,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此前tcl内部往返深圳和惠州的公交车对员工是免费的,但之后突然收了40元的票价。 这个方法,对于从早到晚为企业奋斗的员工来说,确实有点不厚道。

但是,李东生心里还在焦急,通过一系列的运营,左右手翻了翻tcl集团的资产。
业务重组的振动效果不明显[/s2/]
去年12月,tcl集团公布了一项重组方案,涉及知名度高但前景并不广阔的彩电、手机等个人消费电子产业,从上市公司tcl集团的资产中剥离,整体以47.6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李东生和其他tcl高管管理的tcl控股公司。 当时,许多股东反对说:“如果要贱卖tcl资产作为团队和自己的全部,我们股东是坚决反对的。”

但是,无论市场反应多么激烈,都没能阻止李东生的步伐,重组的决心和2004年发起两个国际合并案时一样果断。 经今年1月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重组方案占出席会议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的95%以上,占出席会议的小投资者所持表决权的92%以上,在股东大会上通过。

当时,李东生决定对2019年业绩增长考虑自愿承诺,称如果不实现业绩总体目标,核心团队员工将无法获得奖金。 很明显,李东生的这个承诺是想增强tcl重组后投资者的信心,给员工带来压力。
但是,从最近公布的业绩来看,tcl集团重组后,问题依然很多。 公开资料显示,tcl集团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88.18亿元,同比减少28.48%。 扣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亿3000万元,同比下跌68.44%。
收入、扣除和净利润都大幅下跌,这样的业绩不得不两人担忧。 更奇怪的是,其重组后保存在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tcl华星,实现营收2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净利润为13.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7%。 而且,tcl华星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半年前的报纸上。

从客观角度看,tcl华星增收不增益的现象,是面板产业产能过剩、面板价格下降造成的,但从自身找原因,不就是因为技术薄弱、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吗?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业绩低迷,TCL恐难以实现李东生曾经的豪言壮语”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27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