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4字,读完约5分钟
概要
中石化在“天价酒”舆论危机中的应对得失对大型国企来说非常典型。 和其他大型国企一样,中石化重视以前传出的媒体报道议程,但重视媒体在社会化媒体舆论传播中的巨大威力,重视丑闻的曝光,但没有意识到当前网络环境下的舆论趋势 微博; 媒体。 结果,网络论坛帖子发展成为全国闻名、公众愤慨的整个中石化系统的危急事件,不仅受到全媒体、全社会的关注,还得到了中央政府、国资委的重视和监督。

公司在舆论危机中的应对和解决方案直接影响着这个舆论后期的动向。 由于舆论危机的解决方案不当,中石化这家国字头大垄断石油公司在舆论漩涡中陷入被动、不自然的境地,其许多高层领导人不得不直接面对媒体,向公众进行解释。 原是地方分企业“天价酒”危机事件最终发酵成为中石化集团总企业甚至整个领域系统的市值损失和声誉危机。 更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在“天价酒”危机落下帷幕后的几个月内,中石化股价也一直萎靡不振,其国企品牌的声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也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

社交媒体聚集了众多公众意见和情感,是当前重要的舆论发源地和传播地。 企业在解决舆论危机时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到该公司的市值和企业品牌的声誉。 中石化如果能尽早认识到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网络舆论的分期规律,“天价酒”舆论危机的传播广度和对中石化的损害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一部分情况概况
中石化“天价酒”的舆论危机起源于国内知名互联网社区“天涯论坛”的“曝光内幕”帖子。 这篇文章以“中石化广东石油社长吕广佑浪费巨额公款触目惊心”为标题,在年4月11日出现后,引起读者极大的关注,点燃了公众仇恨国企“公款消费”的情绪。 股市收盘价前一小时,中石化股价跳水,下跌0.7%,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24%。 此后几天,事情愈演愈烈,不仅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国资委还派检查组到中石化总部检查业务。 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中石化终于于4月25日公布了事件调查和解决结果,此事终于告一段落。 在“天价酒”持续备受瞩目的4月11日至4月25日期间,中石化股价下跌2.6%,同期上证指数下跌2.1%。 天价酒”事件后的几个月里,中石化股价一直下跌。

图1.1 :中石化股价(年4月10日至4月30日)
情况背景
“天价酒”事件的发生、快速发展、最终导致整个中石化系统的声誉危机,都与该事件爆发时的国内经济形势、公众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中石化自身垄断国企性质三个背景因素密切相关。
年,中国面临的整体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国际市场农产品、石油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加大了国内进口型通货膨胀压力。 在国内,各种商品的价格也急剧上涨,社会大众的支出经常超过预算曲线。 当自来水、煤气、食品、住宅等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商品的价格上涨成为趋势时,人们真的感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下降,感到通货膨胀的阴影可能伴随着自己的生活左右,存在很久,是未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于4月11日公布了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居民费用比去年同期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费用比去年同期上涨5.4%。 年初,每年上涨n次的石油价格又迫不及待地上涨了。 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从4月7日午夜开始,将汽油、柴油价格提高到每吨500元和400元,全国平均93号汽油提高0.39元。 这是年的第二次调整价格,让客户很痛苦。 当时,许多读者谴责在网上炮轰国内石油巨头,垄断石油市场损害顾客利益。

上涨的不仅仅是石油价格,尤其是备受社会人士关注的酒的价格。 白酒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却是居民喜欢的生活用品,所以拥有上班族和商务交流费用较多的群体。 当时,白酒“一哥”茅台全面上调旗下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价格上调至20%。 之后,五粮液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高端白酒相应地提高了中低端白酒的价格。 二线企业品牌古井贡酒、古越龙山、汾酒也纷纷调整各自旗下产品价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商品定价权的机构和个人尤其受到关注。 中石化是拥有定价权的机构之一。
中石化是国有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企业于2000年2月25日独家成立的股份有限企业,属于原油加工业。 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海外国内发行了H股和a股,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股票包括国家股、金融机构和外资股。 截至目前,中石化总股867亿股,其中中石化集团企业持股75.84%,外资股19.35%,国内公共股4.81%。 由于政策制度、资金和技术上的壁垒,中国三大石油企业垄断了国内石油产业的市场和价格,使得外部公司进入石油产业极为困难。 中石化是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之一。

这些年再次上升的cpi数据、各种生活用品的轮番涨价,牵动着社会民众的敏感神经。 此时,任何与价格相关的新闻事件和议题都会引起民众的争论。 中石化的“天价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炸的。 另一方面,中石化“天价酒”事件涉嫌垄断央企“腐败”、“公款吃喝”等敏感问题,因而广为流传,成为热门话题,无疑,这位石油巨头在事件爆发后迅速成为民众的众矢之的。

事情影响
中石化“天价酒”舆论危机的直接后果是,中石化企业品牌声誉进一步恶化,随后社会公众不断挖掘中石化丑闻。 很快云南的企业“奖金门”被挖掘出来,成为中石化下一次的舆论危机。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舆情范例:中石化“天价酒”舆情危机”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1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