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33字,读完约9分钟
本刊特约作者陈绍霞/文
从9月8日起,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的新规,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此前,8月31日,证监会、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发布《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金分红及持有回购股份的通知》,也确定“完全鼓励上市公司长时间持股的税收政策,降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价格,提高长期投资收益率”,

中国股市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未能摆脱暴涨暴跌的怪圈。 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制度环境,会创造什么样的市场。 个人认为,制度缺陷导致的市场评价体系扭曲是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股息税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寒冷分红现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股市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上出现明显异化的趋势:市场热衷于追逐高送股、高转换股,但对发放现金股利方案极为冷淡。
笔者认为,这第一有两个原因。 一是“庄股”时代的遗毒,二是参与红利税现金分红的投资者市值损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个时期,中国股市庄股横行,送大规模转换股是庄股操盘手的常用方法之一,当年德隆系就这样长时间操纵了老三股(合金投资( 000633股吧)、湘火炬和新疆屯河)。 2001年以后持续了近5年的大熊市中,庄股相继崩溃落下帷幕,德隆系也因资金链断裂上演了高台跳水的惨剧。 但是,对庄股文化派生出的高转换股的偏好深深植根于一代股东的心中。

2008年以来,随着大小非的上市流通,一点上市公司为了配合大小非股东顺利实现高价减持,频繁发布高转发方案,进行讲故事、编织主题素材的风行。 近年来,一位明星的私募基金也经常在股东大会上提出高转移方案,借机提振股价,引起广大股东的注意,庄股文化复苏。 结果,许多股东热衷于上市公司的高转移,对现金进行了冷红利。

市场对现金红利冷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现金红利的投资者因缴纳股息税而产生损失: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股息税存在的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红利越多,参与红利的个人投资者损失越大。
例如,上海汽车年度每股现金分红1.3元(含税),股票注册日为7月21日,当日收盘价为24.49元。 假设某投资者持有该股10000股,除息前市值为244900元,其折价23.19元,投资者参与现金分红获得现金分红12350元(缴纳股息税650元),分红当天股价不涨,则为23.1元。

过去认为投资者的股利损失是交易所除权规则不合理引起的,但实际上,重要的问题是,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人机构投资者无需缴纳红利税。
在上述分红的例子中,个人投资者缴纳了股息税,因此每股实际分红1.235元,扣除利息后,每股股价为23.255元,机构投资者无需缴纳股息税,每股实际分红1.3元,其分红后的股票 如果交易所用税后分红除息,也就是分红价格定为23.255元,则机构投资者的价格为23.19元,因此存在于0.065元套利空之间,必然有参与分红套利的机构,股价为23.19元。

由于不同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不同,这对广大个人投资者来说,在分红当天参与现金分红必然会因缴纳股息税而减少市场价格,除非分红后股价上升,否则个人投资者将因此遭受投资损失。
笔者以50股股利指数成份股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利除息日的市场表现,但实证分析表明,除息日样本股总体下跌,未出现充足率趋势。 这是因为参与分红的个人投资者支付股息税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从股价填充权中得到补偿。 上市公司的红利越多,个人投资者相应的损失越大。

如上所述,一方面,投资者因支付股利而产生损失,投资者对现金进行冷门分红,另一方面,长期以来a股市场独特的庄股文化让市场热衷于高抛等主题素材的炒作,但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股价暴涨引起了毁灭性的暴跌,
痛苦,核心问题是价值,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础。 只有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股票整体内在价值,严厉打击二级市场股价操纵行为,有序运行市场规范,才能使市场走出暴跌的轮回,中国股市有可能进入长期的慢动作,在牛短熊漫长的周期性震荡中。

免除红利税
红利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法定税率为20%。 2004年1月,国务院发表《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共投资的税收政策”。 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千点之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规定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收入减半征收股息税,实际税率降至10%。 虽然税负减少了一半,但与投资者期望的免除红利税的目标仍然相差甚远。

2004年初《国九条》出台以来,红利税免税一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期待,管理层也表示十分关注和积极协调,但结果滞后。
反对免征红利税的理由主要有:红利税不涉及重复征税问题上市公司股东免征红利税,对非上市公司不公平的免税分红税后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受益越来越多,造成了劳动所得和非工作所得之间的税负不公。 免除红色利税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针对这些理由,去年7月笔者写道:“红利税减免对谁不公平。” ”,逐一反驳了这些非难的观点。 那年7-8月,笔者在《证券市场周刊》等媒体上撰写了赤利税系列分解副本,探讨赤利税的问题和缺点,以推进赤利税免税。 一个多月后,证监会答复说,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差别化的股息税政策。 年11月,财政部等出台差别股利税政策:持有期限超过1年的,税负为5%; 持股期为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 持股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税负为20%; 持股期限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笔者当时写了《免税红利税预期下跌空差别化红利税政策聊胜》,认为此次红利税新政实际减税力度小,对股市的整体影响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过度投机的气氛。 此后,a股市场发行的新股浙江世宝( 002703,应该是股吧)、洛阳钼业( 603993,应该是股吧)遭遇暴跌,浙江世宝a股价格达到其h股价格的7倍以上,凸显出中国a股市场赌场本性难移。 个人认为,制度缺陷引起市场评价体系的扭曲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源。 超过橘淮成为枳,浙江世宝在香港上市以来多年未炒,在a股市场上市后引发炒作狂潮,显然与a股市场的制度环境有关。 只有彻底改革a股市场的制度缺陷,才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股市的赌场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减免a股投资者的赤利税可以消除重复征税,消除公平的市场税负。 另一方面,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随着免征利税,投资者股利收益明显提高,蓝筹股投资价值相应提高,有利于吸引价值投资理念,鼓励长期投资、合理投资,抑制过度投机行为。 并建议免除红利税,对财政收入影响甚微的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红利税优惠政策。

目前a股市场仍陷入恐慌,经常上演千股惨剧。 笔者期待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免征赤利税的政策,缓解目前市场的恐慌情绪。 政策面拟按持股期限继续实施差别化股息税政策的,需要优化现行政策,降低实际税负。 持股一年以上免税,除鼓励合理投资、长期投资外,还应改变持股时间的计算方法,由现行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例如,很多银粉看中银行股的低估值、高现金红利,长时间持有银行股,但相当一部分长期持有人在长期持有股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会利用融资账户在股价下跌时进行一点波段操作。
一位投资者通常在账户上持有浦发银行( 600000股,应该是股票吧) 3000股,如果持有期在一年以上,浦发银行股价阶段性下跌,他有可能利用融资账户买入1000股,反弹后再卖出这1000股。 如果该投资者平均2个月进行1次这样的操作,半年将操作3次,为普通账户3000股,但由于融资账户进行了这样的操作,根据先进先出法,普通账户3000股浦发银行的持有时间将在半年内更新。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情况,这些投资者实际上在持仓账户长期持有少许蓝筹股,但享受不到相应的税收优惠,违背了政策方面鼓励长期投资的初衷。

笔者注意到,拥有相当数量的重价值投资理念、长时间蓝筹股的网民,可以进行一些上述操作。 因此,考虑到先进先出法在计算持股期限方面的弊端,有必要将其编撰改为后进先出法。
此外,以未分配利润寄送股票时,必须免除红利税。 上市公司以未分配利润向股东派发红股,其业务实质上是将公司利润变为投资,投资者并未由此获得现金,在现行会计报告中表现为利润分配,但实质上不属于利润分配。 个人认为,公司必须以未分配利润派发红股,免除红利税。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红利税应免征”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1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