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6字,读完约6分钟

杨光华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z先生,70后,是我的老朋友。

7月30日凌晨1点,他给我发了私信:

“今天在珠海唐家,拍了98平方米的小三房间。 海景。 ”。

珠海不是他的首选购买地。

疫情过后,他想在大湾区买套房。

他正要着手的时候,赶上了深圳的715新政。

在他给我写信的早上,深圳发表了715新政细则。

对定居、社会保障、离婚等认定,进行了补充认定,填补了所有漏洞。

“这个城市充满了梦想,充满了诱惑。 请去车站,去机场看看。 每天有多少人来这个城市,想扎根? 很多人都去。 ”这是“只有三十”的台词。

深圳,海纳百川的城市。 20多年前,“来的是深圳人”。

01

7月25日晚11点,他给我打电话投诉。

在这次疫情中,他的家人在中山一位朋友购买的深中通道入口的投资房住了三个月后,深深感受到了异地购买套房的重要性。

疫情稍有缓解后,他没事开车走遍大湾区,对比东莞、中山、广州南沙,觉得深圳最有活力。

“一线城市,市容整洁,关键是没有雾。 ”

他在了解深圳的学历入户政策后发现,攻读硕士学位一个月社保就可以在深圳定居买房。

5月回武汉后,他开始安排这件事,刚在深圳办了社保,深圳宣布新政。

据当地媒体同行介绍,网上有红色楼盘,几乎一半的顾客失去了买房的资格。

很遗憾,他最近又下了大湾区,目的地是广州。

还记得上次和z吃饭,通过交流买房子。

年夏天,他叫我从汉口的两个豪宅中选一个。

他说他讨厌股票,但喜欢房子。 20年前,他穷学生来到省城,苦于租房。 他说他买的套房都打算自己住。 后来买多了,发现也住不下。

他拿着空去卖场,2000年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单价在现在的光谷买了人生第一套房。

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他存了一些钱付了首付,贷款利率打七折,打八折,关键时刻武汉房价每平方米2000-3000元。

他是武汉市红利的受益者之一。

02

“想在一线城市为女儿买套房”

z谈到购买的初衷,说:“再过8-10年,女儿长大后,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出发点不同。”

7月15日,深圳宣布新政:落户3年,税费或社保3年,可以买房。

10天后,东莞也出台了新政的限购。

二手房开始限购了,以前的二手房买不到。 二是取得不动产证明三年后可以出售,以前是两年。

深圳朋友说,东莞是他们买房的第二选择。 因为东莞在深圳和广州的中间。

这位朋友还介绍说,深圳普通公寓的价格大概是房价的一半。 除了出租以外不值得投资。

深圳、东莞出手后,旁边的惠州笑了! 据报道,深圳新政后两周,惠州新房成交8150套。

这位朋友没有看到惠州,认为“房价不会上涨”。

深圳的路暂时中断了,但z先生看到了东莞。 “除了松山湖,整体像大乡町一样,真的喜欢不起来”。

这次去广州,看到黄埔、天河、番禺、广钢新城,有5万多人的房源选择,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城市环境和深圳没法比(珠江新城10万+除外),但至少是省城,堆积了2000多年的城市文化。

在与运营商顾问的信息表达后,他发现广州金融政策不友好,没有向外国偿还贷款的只有三成。

最后一天,他来到珠海,珠海在中山旁边。 疫情过后,他带着女儿去玩,蓝天白云、海水沙滩、珠港澳大桥都收在眼底,女儿很喜欢。

于是有了开头的故事。

03

要在大湾区买房子,z先生是白色的。

广州,珠海,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哪家好。

他的故事既是不典型的例子,也是令人纠结的故事。

最后根据女儿的喜好选择了珠海。

他说:“作为投资应该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人生并不总是计算的,乐趣的生活才是本源。”

疫情期间,z一家五口在中山住了90天。 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城市按了暂停按钮,员工按了暂停按钮,白天和家人一起,晚上一个人倒茶,在阳台上发呆。 …。

z在深圳户口继续办,社保继续交,“排队,准备好了吗! ”。

其实,z先生想在深圳买房子,不是为了炒作。 在内心深处,应该还爱着深圳。

他的生活逻辑是从第二线转到第一线。

这是很多在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买房的人从未想过的。

但是,深圳也不完美,楼市充满魔幻。

也有人总结说深圳是一线房价、三线医疗、四线教育。 广东省70名高考合格者中,深圳只有11名。 广州15人,佛山和东莞,都是9人。

让我们来看看三组数据

中国市值500强,深圳共有37家公司入选。 而且,深圳上市公司308家,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深圳是一个“致富”的城市。

深圳-2019年这4年新房成交量分别为40443套、25820套、29396套、37884套,共计133543套。 这4年的合计不及武汉1年的新房成交量。

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密度为6730人/平方公里,远远大于北京1313人/平方公里、广州2059人/平方公里、上海3830人/平方公里、杭州1249人/平方公里。 这也是深圳诉求旺盛的原因。

新政之后,深圳的房价也许可以暂停。 7月31日,深圳重启新政:停止批准商务公寓。

后记,后记

武汉和深圳形成了运营商“双重循环”。

两个城市有一条高速铁路相连,相距五个小时。

这是买房子的高级逻辑。 靠近大湾区买房子,出去买房子。

然后,武汉的高端楼盘开始出售深圳等投资者。

最近,汉口一豪宅在深圳卖了15套。

年,有个朋友想在深圳买豪宅。 他的预算上限是2000万。 他去卖场的时候,最便宜的有3000万人以上。

他最终放弃了。 现在这座豪宅每套共计超过1亿美元。

当然,这个行情十年一度。

很多老家是武汉周边的湖北人,在深圳和武汉有房地产。

武汉的房子不卖,环深圳的房子怎么买,大湾区在哪里买?

这是像z先生这样的中年男性的不安。

是像z先生那样再等三年,还是现在就转身退场?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观点地产自媒体专栏作者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杨光华:一个武汉人的深圳买房故事”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