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61字,读完约9分钟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不是查尔斯·狄更斯写了18世纪可怕的法国革命,而是21世纪剧烈动荡的现代中国。

现代中国无疑是最好的时代:改革开放,国富民强; 市场经济,百舸争流。 风雨兼程70年,中国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 h// S2 /

而且,这也是某种程度上“最糟糕”的时代:房价高企,物价飞涨,工资涨幅缓慢。 特别是在大城市,很多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

我们今天谈论的《双城记》也不是当时革命洪流下的巴黎和革命后繁荣的伦敦之间的故事。 讲述的是在现在的中国,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一边去他们周边的城市生活,一边在两个城市之间穿梭的年轻人的故事。

我的朋友叫郑先生。 他今年30岁,是为985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在深圳一家大型科技企业工作。 这家企业因无人机的研发而家喻户晓。

转眼间,郑先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和未婚妻计划在深圳买房子。 郑先生作为科技研发人员,有着很高的收入,但是面对深圳高耸入云的房价,特别是自己从事的南山区9万多的均价,这个收入还是杯水车薪。

郑先生来自河南省普通职工家庭,双方父母收入一般。 从踏上深圳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郑先生就没有想过要在深圳买房子。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 你在哪里出了几百万美元给我买了深圳的房子? 只能依靠自己”

在深圳,郑先生从来不想离开。 每逢过年,亲戚朋友都劝他回老家。 看到初中同学在老家过着悠闲的公务员生活,郑先生并不是没有动摇过。

但是,他不想重复父亲节每天的生活轨迹。 同时,自己所学的专业,只能在深圳这个高科技之都发烧。

幸运的是,郑先生娶了一个想和他一起受苦的好妻子。 媒体运营的妻子,和郑先生一起为了节俭。 工作几年后,年轻夫妇相继积攒了60万的收入。 这已经比很多同龄人优越了。

抱着这60万,年轻的两个人把目光投向了深圳东面的惠阳。

第一次去惠阳视察,其实郑先生心里是拒绝的。 坐21元一步的高铁,沿着厦门深高铁从深圳北到惠州南,途中景色不怎么美,第一是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

兴致勃勃地下车的他,有点想睡觉,但不久就根据广播报道,到了惠州南站。 他看了看眼睛的手机,整个行程只有26分钟。

下车后,两个年轻人围着转,发现惠阳的城市面貌确实和深圳不太一样。 街道更宽,人流更少,和深圳相比,有点赶,有几分钟空。

到了柜台,置业顾问的一句话直接触动了郑先生的神经。 “从这里1.3一平,去坪山看看。 坪山新居至少4万,从这里开车15分钟。 ”。

郑先生自己调查了一下,真的是这样。 回家后,郑先生拿出了计算机。

三个房间的建筑面积是102平。

单价¥13000左右;

总额约¥1326000;

首付3成,39万,装修约9万,各种税加起来3万,一共51万左右。

贷款30年,月供约¥5400。

这样算下来,两个人的积蓄还剩9万,留着一定的空间隔买后车。 月供仅五千多元,背负贷款后,生活质量不必太低。

经过思考,郑先生终于在去年8月签订了购房合同,交房时间是21年6月。

郑先生说,到交室时,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延长段即将开通。 因为深圳14号线是快线,所以平均3公里的车站,时速最快,达到12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从惠阳出发站到深圳码头福田岗厦北只需要40分钟。

另外郑先生买的项目离地铁站特别近,所以人很多,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这个上下班时间,郑先生说比住在深圳的很多同事都要短,可以避免早上高峰的拥挤。

没办法必然

我相信,如果能买到的话,谁也不想在两个城市之间前后摇晃。

俗话说,有头发,谁想皐痢? 近年来“双城生活”概念的兴起,不得不说是在大城市资产价格暴涨、住宅负担性下降的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最新公布的全国人均收入排名,北上广深居首位(仅广州就被苏州赶超),上海人均收入达到全国第一的¥64183元。

但是,这个数字和上海的房价相比怎么样呢? 可以看出上海核心的区域单价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例如徐汇、黄浦、静安。 也就是说,很多上海员工年轻人一年辛苦工作一年。 而且不喝一分钱不花钱,徐汇、黄浦一平方米的房子也买不起。

“中国版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上海被称为“魔都”,其高房价绝对是“魔幻”的首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不喝是不可能的,越来越高的房租、物价又“剥皮”了没有富裕的年轻人。

“帝都”北京也不例外,¥62361的人均收入同样买不起三环内的一平方。

这里只有广州好一点。 除了核心四区外,郊区的房价还很温和。

但是,不得不说,广州的房价之所以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西部佛山的临广领域收到了大量的购房申请。 广佛线开通以来,很多广州客人在南海区买了房子,过着“双城生活”。 南海比许多广州远郊离市中心更近。 因为南海东部的房价也比从化、增城高。

“中国版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以家庭为单位来看,深圳以34.2的房价收入位居全国第一(这个数字在世界上也是第一第二),上海、北京也不气馁,一个家庭平均要吃25年才能买得起房子。 只有广州的房价收入稍低,排名第八。

一线城市的繁荣,是中国繁荣的象征,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好例证。 但是,在时代的光环下,必然有很多小人物的无奈和辛酸。

“双城生活”可以说是未来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高房价的重压下,不能跨市跨省流动。

双城生活,怎么办?

郑先生在惠阳买房子的时候,老家的父母听了之后觉得“这么远,每天都跑这么辛苦啊”。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朋友最直接的疑问。 去房价更低的地方,自然会有更充足的预算,可以买到更大的户型、更好的配套小区。 但是交通总是最大的问题。

这里提供三个评价标准。

第一,距离不能太远。 不能超过60公斤。 为什么是60公里,是因为中央19年2月发表的《关于培育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决定了都市圈是“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市化空间形态”。

也就是说,1小时通勤是都市圈辐射范围的上限,换算成通勤距离大概是60公里左右,观察的是到市中心的距离,不是到城市边界的距离。

因此,很多市场上打着“双城生活”旗号出售的项目,其实是个噱头。

这些地方包括但不限于京城边的张家口(距离164公里)、廊坊的永清县( 65公里)、环沪的嘉兴(最近的嘉善县68公里)、广州边的清远( 65公里)、肇庆( 82公里)。

真正符合标准的,环京只有廊坊“北三县”的香河( 53km )、大厂( 50km )、三河( 58km ),其中燕郊镇只有35km。

环沪的只有昆山( 50km )、太仓( 41km )。

广州旁边有佛山南海区的里水、大沥、桂城等镇(约20km )、顺德区( 36km )。

以及环深的东莞滨海领域(约40km )、临深领域(约30km )、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约49km )。

因此,郑先生在惠阳买,到深圳上班,距离上是可能的。

第二,需要便利的轨道交通,同时地铁优于高铁。 很多城市的高铁站离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如深圳北站、广州南站等。 即使坐高铁到深圳北,从上班的南山、福田也有40分钟的地铁和巴士路程。

同样,广州南站位于番禺,距市中心也有近30分钟的地铁。 比直接坐广佛线去市区近多了。

这是因为地铁对双城生活特别重要。 例如昆山,早就与上海轨道交11号线相连,目前s1线正在施工中。

东莞目前正在建设1号线,同时将来有多条与深圳地铁的连接计划。 而且,深惠阳区除了上述深圳地铁14号线外,通往大亚湾的16号线还在施工中。 这些地铁计划都是深莞、深惠双城生活的重要保障。

相比之下,包围北京的北三县只有三河燕郊有地铁计划,同时地铁平谷线已经建成,所以燕郊和北京的交通连接最为紧密。

第三,最现实的,价格门槛不能太高。 在这方面,环深东莞的特点不及惠阳。 东莞自身经济实力很强,所以房价已经很高了,凤岗达到3万/平,塘厦2.4万/平,长安2.5万/平,虎门2.3万/平。

惠阳和大亚湾区房价1.3万/平,是明显的相对价格洼地,同时距离适中,有地铁规划,是年轻刚需的好选择。

环广的南海东部和顺德房价都是1.7万/平,这已经比很多广州郊区高了,但是距离、补助、甚至地铁都比郊区强一些。 因为综合来看,广州的双城生活并不是相对无奈的选择。

在北京,现在房价最高的是燕郊2万/平,最低的是香河1.3万/平。 环北京燕郊受政策推动的惊人房价相对低洼。 综合交通、距离,燕郊应该是北京正好需要的好选择。

环沪、房价最高的是昆山1.8万/平,其次是太仓1.5万/平,这比上海市区低得多。 由于地铁的便利,昆山相对来说会成为刚需们的好地方。

签约买房的瞬间,郑先生的妻子哭了。 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港湾,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房子。

在许多90后半期,房子是永不消失的阴云,成为肩上沉重的负担。 但是,世代有世代之难,60后、70后、80后也经历了各自的困难,但现在90后必须面对的正是家。

90后想说的是:不管生活多么困难,都要跑着前进!

本文最早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发表:胡子说房间。 文案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搜狐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行承担。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中国版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3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