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41字,读完约8分钟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联网卫星发射升空。

李勇(人民视觉)摄影

Xi卫星TT&C中心确保TT&C设备的发射。

照片由Xi卫星测控中心提供

承担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的王源六号船正在任务海域等待下水。

照片由中国卫星海上监控部提供

核心阅读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完成了全球星座部署。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的完成是中国从空间大国向空间大国过渡的重要标志。北斗是中国第一个向全世界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型空基础设施。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北斗系统。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长征三号乙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联网卫星,约30分钟后,该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从而在空.台建成了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到目前为止,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已经提前半年完成。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已经完成星座部署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是中国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最大、最复杂的航空航天系统,也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个主要空基础设施。

北斗专列的成功率是100%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和发射的最后一战至关重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北斗的“母港”,承担了所有北斗卫星的发射任务。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赵鑫介绍,发射场已经将防疫和控制工作纳入航天发射任务,以确保发射任务的成功。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建设。20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44次北斗发射,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测试卫星和55颗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成功率达100%。自2017年全球联网启动以来,两年半时间内连续成功实施了18次北斗系统联网发射,30颗北斗-3导航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射和联网速度的新纪录。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和长征三号丙组成,将所有北斗卫星送入空台,赢得了“北斗专列”的美誉。

赵鑫说,北斗网络发射能力的不断提高,反映了长征3A系列火箭发射能力和发射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反映了发射场对火箭和卫星进行测试、检查和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采用更严格的组织控制、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细致的过程管理,产品的推出周期越来越短,效率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是由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复杂星座,要求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具有中高轨道高度和多向发射能力。

据中国航天科技公司三级火箭总设计师江姐介绍,长征三号火箭不仅能完成多种地球轨道发射任务,还能完成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和深空探测任务。同时,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还具有大型卫星的双星发射能力、末级长时间滑翔能力、零窗口发射能力和推迟24小时不释放低温推进剂的能力。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面对空之前北斗高密度发射的挑战,火箭开发团队也通过模块化、通用化和任务移除的方式设计生产火箭,并首次实现了一个团队在发射场测试发射两枚火箭。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小组开发了“泰空汽车轮渡”,这是远征一号的上层,并与火箭一起,直接将卫星送入工作轨道。火箭将卫星送入转移轨道后,卫星由“泰空汽车轮渡”护送进入“最后一英里”。这缩短了卫星在不消耗卫星燃料的情况下从几天到几个小时的轨道运行时间。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系统是世界级的标杆

这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最后一颗星是第30颗北斗三号卫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它将与其他北斗卫星一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特殊服务,北斗系统将真正成为“世界北斗”。

"北斗系统的技术和能力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测试了之前的29颗北斗三号卫星后,系统性能达到了预期。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的完成是中国从空间大国向空间大国过渡的重要标志。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关注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和导航时间服务。全球联网完成后,北斗三号系统的服务能力将比北斗二号系统提高约10倍,将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据中国航天科技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介绍,北斗导航卫星作为我国最重的武器,单机和关键部件的定位率达到100%。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利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一个混合导航星座,可以保证在世界上任何位置和任何时间的精确定位。与世界上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具有更多的高轨道卫星和较强的抗阻塞能力,特别是在低纬度地区。但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等导航系统基本上都分布在单一高度的轨道上。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卫星位于中间圆轨道,可以绕地球飞行,以覆盖世界上更广阔的区域。北斗卫星位于地球静止轨道,与地球自转同步,便于区域服务。北斗卫星位于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始终专注于为亚太地区服务。”陈对说道。

“北斗系统创新将导航和通信能力结合起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北斗独特的短消息通信服务。”杨长风表示,在紧急情况下或在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地区,配备北斗短信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信进行紧急通信。北斗三号的信息传输能力从一次120个汉字增加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从50万用户增加到500万用户。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面向全球用户的空基础设施,轨道上持续稳定的信号是最重要的。北斗三号完成全球联网后,将利用在轨卫星、地面和用户评估的海量数据,设计一个综合智能管理卫星在轨技术支持平台,确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北斗服务走向全球

北斗,作为一个贴近人民生活的大国的重型武器,越来越受欢迎。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北斗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授时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在交通领域,北斗系统被应用于重点交通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和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3200多个内河导航设施和2900多个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从而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在农林渔业领域,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监管平台实现了农机的远程管理和精确作业,服务了5万多台农机设备,提高了精准农业产量5%,节约了农机油耗10%。北斗系统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舶位置监测、应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进出港管理等服务。全国有7万多艘渔船和执法船只配备了北斗终端,1万多人获救。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在大众服务的应用中,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定位服务等厂商所采用,并已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据统计,目前,中国70%以上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

据报道,北斗的高精度和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已经超过5亿。北斗高精度智能手机可用于汽车驾驶、定位和导航。车道级导航可用于大型卡车管理、精准农业、汽车智能驾驶等。高精度毫米级的应用可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探测。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总产值达到3450亿元。截至2019年底,国内北斗导航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超过1亿件。北斗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构建以北斗时代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布局设计:蔡华为

人民日报(2020年6月24日,第11版)

延伸阅读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众星汇齐 北斗聚力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