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06字,读完约10分钟
摆正相机,化上淡妆,挑好背景墙,穿上西装……5月7日下午2点,郝云在屏幕前正式“会见”了五位采访者,第一次体验了“视频小组会议”。
郝云是2020年北京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往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经常往返于主要的招聘会,投递简历,参加笔试和面试。今年,为了预防和控制疫情,各种招聘会都改为网上招聘会,“云招聘”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新求职模式。

“云招聘”对求职者和雇主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那么,“云招聘”是如何运作的呢?实际效果如何?未来发展将面临什么趋势?
过程更简单
采访是在“云”上签名的
李翔是武汉一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的“云招募”之旅始于2月底。
2月下旬,李湘在为毕业论文、实习和找工作发愁,“担心因为疫情而不能顺利找到工作。”这时,在学院就业组,辅导员发来消息:“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将会同智联招聘,于3月6日上午9: 00召开空中学换届选举大会。学生注册并填写简历后,可以浏览企业招聘信息并投递简历。

看到在双选会议上有他喜欢的企业,李翔立即报名了。令李翔惊讶的是,“在软件中输入你感兴趣的专业和行业,软件就会自动推送相关的企业信息。”
李翔说:“我对建筑相关的公司很感兴趣,所以这个软件帮我筛选了中国建设第三局、中国建设第七局、中国建设第八局和中国交通第二航空公司等公司。”“在我注册之后,我把我的简历上传到这些公司。之后,这些公司大多联系我进行面试。”

“云面试”是“云招聘”中除“云双选”之外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将传统的现场面试转化为云面试,通过电话和视频实现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的“分离/对话”。
3月9日下午2: 30,李翔穿着简单的毛衣和棉袄,静静地坐在武汉。这时,qq视频的提示音及时响起,李翔举起手机,用手指划过屏幕,开始了他的第七次视频采访。
"请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面试官在屏幕的最后提问。李翔拿出事先在纸上梳理好的想法,整了整衣领,给出了答案。之后,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李翔和面试官交流了关于公司的信息,招聘职位的具体信息,职业规划,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性格的优缺点,以及公司的工资。

因为他在早期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在面试中他“熟悉了道路,放松了”。面试后大约3天,李翔收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消息:“面试通过了!”
因此,李翔的“云招募”已经到了最后一个层次:“云签约”。人力资源部在雇佣系统中发出邀请,李翔点击“同意”,从而完成了初步雇佣协议的签署。一键式签名系统为求职者和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李翔满意地评论说:“这是相当快速和有效的。”至此,李翔的求职之旅成功在云端完成。

稳定招聘,确保就业。最近,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在尽力帮助2020年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李翔只是一个缩影。
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你来我往”专项活动,重点开展网上招聘活动,搭建了一个全国统一、多方参与的网上招聘平台。此次行动专门设立了一个集体招聘区、一个重点区域区和一个特殊工业区。针对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贫困劳动者、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永久招聘优惠。

今年春季学期伊始,北京大学正式启动了空中国研讨会和在线双选举系统。截至4月23日,已举行了7次网上双选会议,平均每届有近200家企业参加。还举办了55场以上的“中国空
"根据调查,学生的反馈是好的."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勇告诉本报,截至4月16日,北京大学学生提交了12000份简历,使用视频面试功能超过3500次。此外,从2月17日至4月16日,北京大学就业中心通过就业信息网和北京大学就业微信公众账户发布了3800多条用人单位信息。

渴望人才的公司不断尝试“云招聘”的新把戏。4月10日下午,广州市黄浦区和广州开发区启动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首个专门的“云招聘”活动。当天直播开始时,参与企业的负责人变成了“招聘主播”,带领网上求职者通过ppt演示和宣传视频“参观”企业环境,详细介绍了工作要求、薪资福利、发展前景等信息。5月3日,2020广州黄埔“国企铁军”和“云招”特别活动正式启动。参与企业包括黄浦区和广州开发区9家区级一级国有企业和28家各级独资和控股企业,共征集和选拔了76个招聘岗位,近200人。

“与传统招聘相比,网上招聘的整个过程都很简单,而且由于面试是通过手机视频进行的,感觉比线下形式简单,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基本没有什么困难。”李翔说。
数据更加详细
破解求职中的三大难题
如何去主要的招聘会?如何找到合适的职位?如果我想与企业进一步沟通,我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在求职时都要经历这样的“灵魂三问”,今年也不例外。然而,在“大数据+云”的帮助下,这三个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早在2月底,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与地方毕业生就业网联合推出了24365校园招聘服务,这是一项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联合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服务,同时推出的还有无忧未来、智联招聘、老板直接招聘、ChinaHR.com和猎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在线校园招聘服务。

与线下特别招聘会相比,“云招聘”不受时间限制,求职者可以随时点击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特别招聘会,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平台渠道直接投递简历。一些企业演示文稿也有回放功能,这样求职者可以更容易地了解企业信息。
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文斌告诉本报:“网上招聘会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前几年的招聘高峰期,有六七家公司会在一个下午或晚上进入校园进行宣讲,求职者不可避免地会不知所措。不过,在互联网上,考虑多场演讲和招聘会根本不是问题。”

除了时间限制之外,如何在传统的招聘会上在近1000家企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求职者头疼的问题。现在,“云招聘”的“大数据”提供了答案。
正如李翔所说的“软件会自动推送相关企业信息”,参与了一系列“云招聘”活动的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编辑刘日说:“‘云招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千人’。”招聘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简历管理标签,实现人才分层和分组,并匹配合适的职位。"

在“云招聘”中,组织者可以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清楚地了解行业内企业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和阶段求职者的需求。通过大数据,系统可以将用人单位填写的职位描述与求职信息的科学分析进行匹配。“求职者不仅可以提前知道适合自己的公司,企业也可以通过动态人才库了解求职者的工作场所身份。解决两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求职和招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刘日说。

刘日举了一个例子:国内一家工具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每天上午10: 00搜索目标候选人,使用“目标公司、职位、技能”作为组合筛选的关键标签,按“新活动”排序,将候选人分成不同的级别,并以不同的方式接触他们。最终,该企业的电话接通率达到72%以上。

面对“云招聘”,一些求职者提出了“不像面对面交谈”、“缺乏现实感”等质疑,也有“由于缺乏肢体语言和精神面貌的展示,用人单位和学生无法进行更深入的互动”等质疑。那么,“云招聘”如何打破“互动意识差”的问题呢?

"优化换届选举会议的功能模块,使其更加完善和人性化."张勇认为,通过软件功能的改进可以改善面试体验。
例如,张勇说,在网上双选期间,可以通过发短信、拦河坝和连续小麦来询问和咨询互动情况;此外,北京大学还推出了“敲门行动”,辅导员负责联系用人单位和有意就业的学生,并在演示结束后继续以微信群的形式回答问题,以进一步加强沟通。

场景更加丰富
“云招聘”在空有更大的空间
"在未来,网上面试将成为一种更普遍的面试形式."刘文斌分析说,突发疫情客观上迫使企业将招聘转移到云端。"企业和个人需要适应这种新趋势,做好准备."
对于求职者来说,“云招聘”不需要求职者到达现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和面试成本。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云招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并具有集中整理和处理信息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袁志田表示:“随着‘云招聘’的使用越来越多,更多的数据资源也将呈现在云中,这将方便企业进行信息识别和验证,方便求职者利用信息拓展职业选择。”
当然,目前仍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例如,延迟被卡住,在弱网络条件下通话不顺畅,笔试面试场景不够丰富。
莱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云招聘系统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一方面,平台将记录员工从面试、入职到年终考核的信息,实现人才的一体化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实时分析招聘绩效,招聘完成率和简历转换率可以帮助人力资源自动生成。

张勇认为,在线双重选举会议的技术优势需要辩证看待。目前,北京大学就业中心将围绕更加精准的网上双选会议目标,根据学生需求邀请用人单位,优化双选会议功能模块,使其更加完善和易用。
在经验方面,来业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通过技术手段为视频增加一个代码编辑平台和多人面试,让面试官可以进一步考察求职者的素质。
目前,除了视频采访,也有人工智能采访和虚拟现实采访的尝试。在人工智能面试中,面试者从人变成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初步评估并自动分析面试者的语气、话语和面部表情。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认为,从长远来看,在线服务、在线云办公和云平台合作研发将成为趋势之一。
对此,已成功求职的李翔表示:“同学们也要积极行动,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学校,勇于尝试,在创新中创造未来。”
叶晓楠朱润华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企业“云”端招聘,学生“宅”家求职 实际效果如何?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57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