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0字,读完约4分钟

23年前的5月20日,好利友学校在中国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随着林志颖“好利友,好朋友”的广告唱响,这种用软蛋糕包着棉花糖夹心、涂有丰富巧克力涂层的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1980年后消费者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许多消费者可能不知道已经在中国上市23年的霍利友谊学校实际上已经超过46岁了。

1974年,郝倡导的巧克力派在韩国诞生。现在,这种小巧克力派已经在俄罗斯、越南、中国和其他国家生根发芽,并实现了当地生产。它通过贸易渠道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已成为世界零食行业最经典的产品之一。美味好利友学校已经成为全世界消费者的好朋友。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经典产品,世界品味

1974年,受蛋糕的味道和饼干的便利性的启发,霍利尤·R&D的工作人员将弹性棉花糖三明治放在两块软蛋糕之间,然后在它们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巧克力涂层,于是世界上第一个巧克力派诞生了,它在全世界流行了40多年,深受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霍利尤集团凭借其在全球R&D的实力,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推出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风味产品,帮助巧克力派实现第二次全球飞跃。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在俄罗斯,浆果口味的巧克力派受到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俄罗斯人更喜欢用腊肠(带花园的乡间别墅)中的浆果制成的果酱。基于这一习惯,俄罗斯好利友在去年下半年相继推出了覆盆子、樱桃和黑醋栗巧克力派,同比增长超过23%。中国人有喝茶的习惯,2016年推出的新鲜抹茶巧克力派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今年5月,这款无疑已经走过了岁月的经典产品,与中国传统配料芝麻、红豆相辉映,推出了新的系列产品“诺好利友派”。去年11月,韩国郝李由的米糕口味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该产品在两个月内售出1000多万块。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根植于当地,文化融合

如果说霍利尤学派的口味本土化触动了消费者的味蕾,那么扎根并实现区域文化融合就成功地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建立了情感联系。

1995年,好利友学校进入中国,两年后实现了本土化生产。众所周知,郝的英文名字是“猎户”,在中文里意思是“猎户”。然而,郝李由在确定字体大小时,并没有使用“猎户座”或音译“猎户座”这个名字,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具中国特色的名字“郝李由”。董事长谭哲昆先生从古诗词《宋月》中找到了灵感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此后,好利友学校的所有广告和消费者交流活动都集中在传达“好利友,好朋友”的理念上。在消费者眼中,好利友是代言的好朋友。这种生动健康的形象已经广泛传播,并已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2008年,好利友将“仁”引入好利友的品牌内涵,倡导“有仁有友”,再次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收到了良好的品牌和社会效益。可以说,积极融入本土文化不仅有助于郝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也促使郝学校逐步成长为真正的国际化甜点。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质量与安全、稳定与深远

在好利友学校的国际化历程中,质量和安全是其稳定和长远的根本保证。在好利友,质量和安全的概念可以说深入骨髓并嵌入基因。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市场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始终令人满意。根据美国烘焙协会的年度评估,好利友集团在各国的工厂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中国有四家工厂一度位列世界前六,上海工厂以985分(满分1000分)位居世界第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好利友学校的优秀产品质量已经形成,质量和安全已经成为好利友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全球战略、本地研发

近年来,好利友学校在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业绩得到了好利友集团基于全球一体化管理的本土化R&D战略的支持。在这一机制下,集团各国的R&D团队可以分享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为各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新产品。

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据悉,今年霍利尤还将成立全球R&D中心,加强其总部的协调职能,努力推动各国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霍利尤巧克力学校在世界上的第二次飞跃。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研发助力好丽友派走向世界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