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4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立新
土地市场进入回暖通道,一、二线城市的地价开始上涨。融资成本较低的房企加快了征地步伐,恒大、融创等领先房企也开始加大在北京的投资,寻求更大规模的区域性房企正积极筹划新一轮扩张。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向《证券日报》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共有三块总价值超过100亿元的地块分别位于上海、深圳和厦门,总价值分别为310亿元、116亿元和104亿元。
“总的来说,这数百亿块土地没有被住房企业的头头拿走,这标志着又一轮规模攫取的开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证券日报》表示,严格来说,今年没有“地王”,一般地块的地价不超过50%,底价低于周边房价,但热点城市的地价显然已经开始上涨。

深圳的底价是87000元
5月15日下午,深圳迎来了今年最受关注的土地拍卖。当年的第一个家园t102-0346以115.97亿元的最高价格售出,这成为2020年另一块价值100亿元的土地。据悉,该地块以“双限双竞争”方式出让,最高成交价为115.97亿元,每个注册房地产企业需缴纳近40亿元的投标保证金。

经过100多轮公示,龙光地产以115.97亿元人民币和40760平方米的人才房赢得了这块土地。总建筑价格为63,000元/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建筑价格约为87,409元/平方米,商品房平均最高销售价格为107,000元/平方米(不含装修的空白价格)。"交易价格合理,符合公司的预期."龙光地产的人士告诉《证券报》,该项目是龙光前海保税区的首个住宅项目,也是深圳第15个“轨道+地产”优质项目。

“目前,前海地区已经有四块土地价值超过100亿元。龙光地产赢得这块土地,成为前海第四块住宅用地。现在小区周围的商品房很少,项目也很少。总的来说,空房会有利润,而项目中30%的非普通房会有明显的溢价收入。”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去年500-1000亿元的住房企业中,龙光地产是增长最快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深圳的土地销售是一个沉重的仓库,是好的,但这种“双限土地”也将是一个挑战。

“现在,许多房地产公司都聚集在深圳,希望在深圳获得土地,因为在深圳有项目意味着占据大湾区市场的中心。”李表示,目前深圳楼市供需两旺。其次,它还会在供应方面大惊小怪,这也可能限制资金流入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并普遍保持“活跃交易”的趋势。

区域性住宅企业抢地杀人
深圳前海,一个100亿元的地块,吸引了16个强大的房地产企业或财团来“杀”,最终被深圳的民营企业龙光地产以45%的溢价赢得。同一天,北京市大兴区一处无限量宅基地的拍卖现场也异常激烈。第一次开盘+金鹿、北京城建+兴创两大财团打了34轮,最后第一次开盘+金鹿以13亿元的价格胜出,溢价超过30%。

同一天,新城以13.13亿元的总价获得了天津武清区的一处住宅用地,并以10509元/平方米的底价和40%的溢价获得了3500平方米的自住租赁住房面积。此外,经过94轮招标,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处商住用地被当地三大房地产企业洞头地产以6.68亿元的价格中标,土地溢价超过100%。此前,厦门历史上首个突破100亿元总价的地王被当地的上海泰明(厦门泰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04亿元的总价和43.82%的溢价赢得。

“最近,高价土地已经被当地深植的房地产企业赢得。虽然高质量的地块会吸引大型房企的注意力,但区域性房企相对容易在当地获得土地,更有积极性,对地块的运作过程和当地政策也比较熟悉。因此,最近高价收购土地或大块土地的知名国有住房企业越来越少。”诸葛房产搜索数据研究中心的王小妮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的货币环境和征地条件略显宽松,房产企业积极补仓,这极大地有利于优质地块的开发,也使得当地优质地块以高价和高溢价出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一轮规模竞赛的开始,而是地方优质地块过热,而今年第一季度土地的整体市场供求规模仍在萎缩。

不过,王小妮表示,许多城市的高地价将催生100亿元的地块,这将推动全国房地产企业收购土地的热情。此外,火热的土地市场将传导到住宅市场,这将增强买家对市场的预期,并有助于释放购房需求。
来源:零点娱乐时刊
标题:多地年内诞生百亿元量级地块 区域性房企抢地抬升溢价率
地址:http://www.02b8.com/yjdyw/6109.html






